|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记者 王青平)出生于1949年的李有先,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从一位普通的“赤脚医生”成长为“长治名中医”,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学徒成长为大医精诚的主任医师,他倾注一生追求中医文化,从风华正茂到满面沧桑,把青春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中医事业,用一颗赤诚之心将无数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近日,黄河新闻网记者走近李有先老人,听他讲述了中医传承路上的酸甜苦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图为:工作中的李有先
母亲病逝,立志当医生,开启学医之途
李有先,出生在长子县常张乡松木厂村。1964年,只有十五岁的他,在本家一个哥哥的介绍下,到所在的公社医院当了学徒,从此开启了从医道路。
为什么选择从医?当记者提到这个问题时,李有先老人情绪激动,几度哽咽。他说,“记忆里,年纪轻轻的母亲总是驼着背直不起腰,一到冬天就痛的下不了床,年少的我常常要走上十多公里的路去请医生。在那个缺医少药、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我们全家人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母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李有先十二岁时,36岁的母亲因患产后风湿病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他。
在学徒的三年里,他起早贪黑,吃苦耐劳,除了跟师傅学习,就是背诵医书。凌晨起床背、回家路上背、出诊途中背……因为买不起书,他把所有医书教材都抄到废纸上,装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看。三年时间里,他掌握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内科学》《儿科学》《妇科学》等,并且能把这些医书里中医篇章的内容全部背诵下来。
“当时,我酷爱中医,我的一位西医师傅,特别喜欢我,为鼓励劝导我中西医兼学并进,悄悄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激励我:
医学一门实非易,
多面知识是建议。
单学一门困难大,
要你速改是主意。”
李有先常说,自己临床的成就,离不开当年学徒时打下的扎实基础,年轻时背诵的知识非常牢靠,到现在脑海里还是滚瓜烂熟。至今他还是喜欢边走路边背书,他感觉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享受。
图为:工作中的李有先
三年“赤脚医生”生涯,打牢扎实底功
1965年,在毛泽东“6.26”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精神的催生下,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普及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一大批“赤脚医生”在这个时候孕育而生。1967年李有先也留在公社医院成了其中一员。
“医学理论真正运用于实践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中医临床上,并不是学了一个方子就能通用百病,需要辩证施治。中医注重人的整体,要不断地去探索和摸索,从临床经验中不断地去总结。”为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李有先苦练内功,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他每天背着小药箱,走村串户,给百姓看病、开方、打针,不断从实战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从事“赤脚医生”的三年里,李有先不知走了多少路,进了多少村民的家。尽管当时医疗资源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铭记“性命相托”之殷嘱,履行救死扶伤之道义,秉承“大医精诚之心”,默默奉献在医疗第一线,为患者的健康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不懈努力,深受百姓的赞誉和信赖。
图为:李有先获得的荣誉证书
在共和国的发展浪潮中,展露实力,坐稳中医之路
1970年响应全国“适龄青年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号召,李有先积极报名参军,在部队担任了卫生员。期间,他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务实好学,严格履职,使所在连队的战士们养成饭前洗手,饭后碗筷消毒,不随便吃零食的良好习惯。为此,连续7年连队没有发生过一例肠道传染病,他本人也受到了军区的表彰嘉奖,并提拔担任了连队卫生所班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工作认真,业绩突出的他,在即将被保送去军医大学深造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使其住院治疗一年多,出院后,他退伍复员。“回想起这一幕,感觉很遗憾。虽然失去了一次人生转折的好机会,但我不气馁,很感谢部队七年的栽培,让我学懂了‘为人民服务’这一课,给我人生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1979年,李有先被分配到长治粮机厂工作,正在办理手续的期间,一则好消息从天而降,国家面向社会招考1万名中医。这一次他紧紧抓住这根中医梦想的“稻草”不放,凭借自己扎实的功底和不言败的精神,成功通过了笔试和面试,从应考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了晋东南地区中医院(现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一名内科医生。
大医精诚,用心血和汗水诠释了医者仁心
从来到医院的那一天起,李有先将自己的命运与医学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不辜负这份神圣的职业,他苦心钻研,不断汲取先进经验。他虚心向有经验的领导和同事请教,从身边人身上汲取营养;他订阅多种医学书籍,业余时间潜心苦读,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1980年,他有幸被医院抽调前往“山西省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学习。当时和他一起考进医院的21人中,抽调了4位医生,他是其中之一。在那里他继续打牢了基础知识,掌握了最实用、最前沿的医疗技术。
正是因为李有先的这份执着和恒心,才使得他后来有了自己一番独特见解,在医术上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首批长治名中医。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他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办法,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他擅长中医胃病、儿科病的治疗,在萎缩性胃炎、溃疡病、消化道晚期癌症及小儿发热、咳嗽、呕吐腹泻等方面,临床处方颇具特色,疗效倍受推崇。
50年的从医生涯中,在名利面前,他无欲无求,不争不抢,总是抱着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在患者面前,他温言软语,体贴入微,总是凭着一腔热情尽心尽力。他善于总结思考,将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先后撰写了三十余篇医学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级医学刊物,还参与了《中华效方江海》等著作的编写。
滴滴血汗化作美丽的彩虹,成为他头顶的道道“光环”。经不懈努力,他先后把“山西省中医院”专科、本科自学文凭揽入怀中,并于2004年担任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门诊部主任,成为一名主任医师。同时,他还顺利晋级高级职称,成为当年山西省招考的500多名医生当中唯一的一个人。
民间有一句谚语“学中医有前途,越老越吃香。”2008年从工作岗位退休的李有先,并没有选择在家含饴弄孙、安度晚年,而是返聘继续回到医院发光发热。莫到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用这句话来形容这位古稀老人的奉献精神,甚是恰当。
委身岐黄之道,力求医药真谛。李有先为了弘扬传承祖国中医文化,求真务实,勤于探索,五十年风雨历程,五十年执着追求,五十年凝聚艰辛。他感慨尤深,学习中医对自己一生有三大益处:一是中医学科的道和术,给自己指明了人生的奋斗目标,让自己一生服务大众,造福社会。二是改变命运,摆脱贫穷,解放思想,中医知识的美妙,指导自己一生愉悦和享受。三是对中医知识无穷无尽的追求,让自己有了成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关链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