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清明上河图》里“开着”一家“潞绸店”
发布时间: 2019-05-31   |  来源: 上党晚报   |  编辑: 邢璐霞   |  责任编辑: 肖贵海
 
分享到:

《清明上河图》里“开着”一家“潞绸(绸,古时也写作“紬”,两字通用,下文均统一为“绸”)店”?这个有趣的发现,缘于刚刚结束的“问祖炎帝·寻根高平”第四届(己亥年)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

这家“潞绸店”的发现者,是一位热衷于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台湾学者。

图为: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的“潞紬店”

画上发现“潞绸店”

5月12日,“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故里民间拜祖典礼在高平举行,1000多名台湾同胞齐聚炎帝陵。

其间,为追寻中国丝绸文明的发源故事,参加活动的台湾同胞前往高平吉利尔潞绸文化体验园参观。一位名叫杨宗哲的中年男子是在台湾专门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对潞绸历史非常感兴趣。杨宗哲返回台湾没过几天,吉利尔潞绸集团织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淑琴就收到杨宗哲发来的微信:他在《清明上河图》中,发现了一家“潞绸店”。

原来,返回台湾后,杨宗哲就前往台北故宫博物院,在馆藏的《清明上河图》中,他发现了“潞绸店”。

画中的“潞绸店”就在虹桥上面,桥上店铺林立,过往行人熙熙攘攘,右边的一家店铺,清晰地悬挂着一幅竖写招牌:“潞紬店”。

高平潞绸历史悠久

山西丝绸历史悠久,其中上党地区的丝绸文化积淀尤为深厚。在高平的开化寺大雄宝殿内,现存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画工郭发所绘壁画,其中有“妇女观织图”,经专家确认,从织女所穿服饰产生的皱褶及下垂感分析,为丝绸,而她在织机上所织之物也是丝绸。由此说明,宋代时的上党地区,丝绸已是生活中的常见之物。

从盛唐开始,潞绸就在“丝绸之路”通行,抵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明清年间是潞绸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潞安府(今长治)为朱元璋21子沈王朱模的封地。而潞安府一带因太行山特有的优质蚕茧原料,丝绸品质上佳,在明朝被定为朝廷贡品,形成较大生产规模。潞绸因此得名。

潞绸为工极细,色调有天青、石青、沙蓝、月白、油绿、真紫、艾子等十多种花色,犹如“捐碎璧于宝山,分零玑于瑶海”,与“杭缎”“蜀锦”齐名。

吉利尔潞绸集团的前身是高平丝织印染厂,从1960年建厂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顶峰,成了拥有2000多名职工的国有企业,主打产品是丝绸、丝麻面料。2008年变身为民营的吉利尔潞绸集团织造股份有限公司,精心打造“潞绸”品牌。

明清时“潞绸”已是知名品牌

从杨宗哲发给王淑琴的微信图片看,《清明上河图》中“潞绸店”确实存在。然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虹桥上并未发现有“潞绸店”的招牌。

原来,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并非张择端原件,而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张择端之笔。《清明上河图》以写实风俗的方式,对汴京精描细绘,受到历代的追捧,因而后世出现许多临摹仿本,明代仇英版、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为其中的佼佼者。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成于乾隆元年(1736年),是清宫画师陈枚、孙祜、金昆、戴洪、陈志道联手创作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分为乡野风光、虹桥市集、城门内外及金明池。除了熙来攘往的人物、栉比鳞次的商店,还有逸趣的文人园林、辉丽的皇室苑囿,极力营造热闹喧嚣的气氛,堪称十八世纪城市风貌的缩影。

张择端原作上的木质虹桥,在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变成气势宏伟的石质虹桥。经杨宗哲指点,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的“潞绸店”对面,为一家招牌是“徽墨湖笔”的店铺。

徽墨、湖笔、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徽墨于2015年12月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潞绸店”能与“徽墨湖笔”等当时经销驰名品牌的店铺为邻,由此可见潞绸在明清时期已经是响当当的“老字号”了。从侧面也证实:在明清时期,“潞绸”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已在市场上享有盛誉,这也是与潞绸有关的最早、最权威的文字记载。(来源:上党晚报)

原标题:新发现!《清明上河图》中有家“潞绸店”



  相关链接
· 潞绸: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
· 长治堆锦:带你领略“潞绸文化”
· 潞绸:山西丝绸业鼎盛时期的代表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