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三仙圣母庙庙会
发布时间: 2021-01-28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1月8日,记者来到武乡县大有乡王庄沟村,赫然映入眼帘的是整饬一新的村庄、平坦整洁的街道、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远远望去宛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

村庄多数时候是安静的。要等到冬去春来,三月初三三仙圣母庙举办庙会时,这幅静默的水墨画则会灵动热闹起来,唱大戏、划旱船、物资交易等等热闹非凡,本村在外工作的、上学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在王庄沟村人看来,三仙圣母庙庙会这天是和过年一样的大日子。

久负盛名的三仙圣母庙庙会

王庄沟村三仙圣母庙位于村西约1公里处,坐西朝东。该庙东西长15米,南北宽4.5米,面阔5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围墙,屋脊有吻兽。该庙于1932年始建,1935年落成。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烧毁,仅存不知用途的地道一个。2007年,村民在该地道的基础上重建三仙圣母庙。

三仙圣母庙的庙会名声很大。每年三月初三,唱大戏、划旱船、物资交易等等热闹非凡。庙会筹备及各项开支全部依靠本村及周边村民捐赠,除了足够本年开支外每年都有结余,还能请专人绘彩、整修庙宇。

据村上82岁的老人程爱真介绍,父辈们曾经跟他讲过,抗日战争以前,王庄沟村三仙圣母庙庙会就非常盛大,每年三月初三,周边村民都会携家带口来赶会。每逢庙会,自三月初一一直到三月初四,从早到晚,王庄沟窄窄的村街上行人如潮,摩肩接踵。沿街摊位林立,出售工艺品和小吃,还有卖艺杂耍的,上党落子和武乡琴书的演出台子是会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除了物资交流,三仙圣母庙声名在外的原因还有个颇神奇的传说。

据村上的老人讲,民国时期的王庄沟村有个孝子,因家里贫穷,到了50多岁都没有娶上媳妇,只和家中8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每天做熟了饭,孝子总是让老母亲先吃,自己等母亲吃饱了再吃剩下的;新衣服也总让老母亲先穿,自己则把母亲穿破的衣服改一改将就着穿。

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孝子的老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每次病发都喘不上气来。而且从此之后时常发作,一次比一次厉害。为了给母亲治病,孝子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换成草药,日日煎来亲手喂母亲喝下,然而始终没有什么效果。

一天,孝子去买药时听见隔壁村的村民闲聊,说是远方有一座寺庙里供奉着三仙圣母,有求必应。孝子听见心动不已,连忙请教庙在何处。村民回答说,那庙距王庄沟村有一千多里地。老母亲病重不能自理,家里也实在没钱请人照顾,孝子脱不开身,刚刚燃起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当天夜里,孝子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想着白天听来的事。后来干脆起身来到院子里,绕着庭院一步一叩拜,嘴里默默祈祷说,自己实在抽不开身,只能在院子里行步代拜,祈求母亲早日康复。孝子从此每晚都这样在院里边走边祈祷,一日都没有落下。终于有一天,孝行感动了上天,说来也怪,孝子母亲的疾病竟也慢慢好了。母亲病好后,孝子便开始在村里修建三仙圣母庙。

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

1937年烽烟突起,日军侵凌,同胞陷于水火,民族处于危难中,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战前线。王庄沟村作为我党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带,八路军兵工厂、武乡县政府及所属机关三次进驻。该村多次组织村民支援前线送军粮、做军鞋、护伤员,谱写出一曲曲军民同心抗击外辱的民族正气之歌,王庄沟村也因此被誉为“抗日模范村”。同时,该村的青壮年也勇赴国难,积极参军参战,涌现出杀敌英雄吴有锁、模范游击队长路三保、抗日模范干部王榜纣、程玉峰,模范抗属吴海金等一批仁人志士。据统计,抗战期间,该村村民参军的有40余人,其中14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村里的三仙圣母庙也在日军的扫荡中毁之一炬,直到2007年,才被重新建造。

20世纪90年代,三仙圣母庙庙会开始重新举办,再现了往日里的热闹。在王庄沟村的村民们看来,三月初三是仅次于大年初一的大日子,每次临近,在外工作和求学的人,还有嫁出去的女儿都会尽量赶回来。村民们回忆说,那时候集市上卖农具、农货、杂货的特别多,有的人在那几天会去采购家里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小孩儿们总是缠着大人们给买“麻糊糊”和锤形、葫芦形的“琉璃咯嘣”,其实就是印着各种图案的小饼干和一种用很薄的玻璃制造的响器。那时候物资较匮乏,所以庙会被村民们当成了隆重的节日。

新时代村民走上致富路

王庄沟村深藏在太行山脉沟壑中。有人说:“只要看过这里的山,走过这里的路,你就会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是深度贫困村。”发展落后的山村、蜿蜒狭窄的村路、结构单一的产业……王庄沟村这个被黄土和大山包围的偏远贫困山村,曾经被紧紧贴上这样的“标签”。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1231”脱贫攻坚行动中,武乡县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作为首要任务,突出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加大投入,改革创新。由晋煤集团在王庄沟村投资搭建了“大有扶贫产业园”,为周边多个村的中老年妇女提供了工作机会。村民李东梅今年75岁,仍在产业园里努力工作,她每个月用缝纫机做袜子就能挣2000多元。

在自然条件无突出优势的情况下,该村还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木耳种植、梅杏种植、家禽养殖、光伏电站等产业,帮助村民致富。该村支村两委还引导村民入股乡里的扶贫产业园和养殖有限公司,参加服装加工、微商等技能培训,在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中增强了致富的后劲,焕发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精气神。2018年,王庄沟村全面脱贫。

该村在发展致富产业的同时,依托三仙圣母庙庙会和当地历史文化,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产业发展,还新建了村广场、文化剧场、扶贫超市、创客小院等,满足了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高文婷

原标题:武乡县三仙圣母庙庙会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长治七月初一庙会——上党第一会
· 国家非遗文化的“活化石”:贾村碧霞宫传统庙会
· 独具特色的襄垣县东关村吕祖庙会
· 武乡县南神山庙会的风土人情
· 沁源县郭道村“关帝巡城庙会”的历史变迁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地名
武乡县三仙圣母庙庙会

1月8日,记者来到武乡县大有乡王庄沟村,赫然映入眼帘的是整饬一新的村庄、平坦整洁的街道、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远远望去宛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

村庄多数时候是安静的。要等到冬去春来,三月初三三仙圣母庙举办庙会时,这幅静默的水墨画则会灵动热闹起来,唱大戏、划旱船、物资交易等等热闹非凡,本村在外工作的、上学的人都会尽量赶回来。在王庄沟村人看来,三仙圣母庙庙会这天是和过年一样的大日子。

久负盛名的三仙圣母庙庙会

王庄沟村三仙圣母庙位于村西约1公里处,坐西朝东。该庙东西长15米,南北宽4.5米,面阔5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围墙,屋脊有吻兽。该庙于1932年始建,1935年落成。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烧毁,仅存不知用途的地道一个。2007年,村民在该地道的基础上重建三仙圣母庙。

三仙圣母庙的庙会名声很大。每年三月初三,唱大戏、划旱船、物资交易等等热闹非凡。庙会筹备及各项开支全部依靠本村及周边村民捐赠,除了足够本年开支外每年都有结余,还能请专人绘彩、整修庙宇。

据村上82岁的老人程爱真介绍,父辈们曾经跟他讲过,抗日战争以前,王庄沟村三仙圣母庙庙会就非常盛大,每年三月初三,周边村民都会携家带口来赶会。每逢庙会,自三月初一一直到三月初四,从早到晚,王庄沟窄窄的村街上行人如潮,摩肩接踵。沿街摊位林立,出售工艺品和小吃,还有卖艺杂耍的,上党落子和武乡琴书的演出台子是会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除了物资交流,三仙圣母庙声名在外的原因还有个颇神奇的传说。

据村上的老人讲,民国时期的王庄沟村有个孝子,因家里贫穷,到了50多岁都没有娶上媳妇,只和家中80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每天做熟了饭,孝子总是让老母亲先吃,自己等母亲吃饱了再吃剩下的;新衣服也总让老母亲先穿,自己则把母亲穿破的衣服改一改将就着穿。

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孝子的老母亲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每次病发都喘不上气来。而且从此之后时常发作,一次比一次厉害。为了给母亲治病,孝子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卖了换成草药,日日煎来亲手喂母亲喝下,然而始终没有什么效果。

一天,孝子去买药时听见隔壁村的村民闲聊,说是远方有一座寺庙里供奉着三仙圣母,有求必应。孝子听见心动不已,连忙请教庙在何处。村民回答说,那庙距王庄沟村有一千多里地。老母亲病重不能自理,家里也实在没钱请人照顾,孝子脱不开身,刚刚燃起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

当天夜里,孝子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想着白天听来的事。后来干脆起身来到院子里,绕着庭院一步一叩拜,嘴里默默祈祷说,自己实在抽不开身,只能在院子里行步代拜,祈求母亲早日康复。孝子从此每晚都这样在院里边走边祈祷,一日都没有落下。终于有一天,孝行感动了上天,说来也怪,孝子母亲的疾病竟也慢慢好了。母亲病好后,孝子便开始在村里修建三仙圣母庙。

抗日战争中毁于战火

1937年烽烟突起,日军侵凌,同胞陷于水火,民族处于危难中,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战前线。王庄沟村作为我党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带,八路军兵工厂、武乡县政府及所属机关三次进驻。该村多次组织村民支援前线送军粮、做军鞋、护伤员,谱写出一曲曲军民同心抗击外辱的民族正气之歌,王庄沟村也因此被誉为“抗日模范村”。同时,该村的青壮年也勇赴国难,积极参军参战,涌现出杀敌英雄吴有锁、模范游击队长路三保、抗日模范干部王榜纣、程玉峰,模范抗属吴海金等一批仁人志士。据统计,抗战期间,该村村民参军的有40余人,其中14人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村里的三仙圣母庙也在日军的扫荡中毁之一炬,直到2007年,才被重新建造。

20世纪90年代,三仙圣母庙庙会开始重新举办,再现了往日里的热闹。在王庄沟村的村民们看来,三月初三是仅次于大年初一的大日子,每次临近,在外工作和求学的人,还有嫁出去的女儿都会尽量赶回来。村民们回忆说,那时候集市上卖农具、农货、杂货的特别多,有的人在那几天会去采购家里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小孩儿们总是缠着大人们给买“麻糊糊”和锤形、葫芦形的“琉璃咯嘣”,其实就是印着各种图案的小饼干和一种用很薄的玻璃制造的响器。那时候物资较匮乏,所以庙会被村民们当成了隆重的节日。

新时代村民走上致富路

王庄沟村深藏在太行山脉沟壑中。有人说:“只要看过这里的山,走过这里的路,你就会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是深度贫困村。”发展落后的山村、蜿蜒狭窄的村路、结构单一的产业……王庄沟村这个被黄土和大山包围的偏远贫困山村,曾经被紧紧贴上这样的“标签”。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1231”脱贫攻坚行动中,武乡县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作为首要任务,突出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加大投入,改革创新。由晋煤集团在王庄沟村投资搭建了“大有扶贫产业园”,为周边多个村的中老年妇女提供了工作机会。村民李东梅今年75岁,仍在产业园里努力工作,她每个月用缝纫机做袜子就能挣2000多元。

在自然条件无突出优势的情况下,该村还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木耳种植、梅杏种植、家禽养殖、光伏电站等产业,帮助村民致富。该村支村两委还引导村民入股乡里的扶贫产业园和养殖有限公司,参加服装加工、微商等技能培训,在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中增强了致富的后劲,焕发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精气神。2018年,王庄沟村全面脱贫。

该村在发展致富产业的同时,依托三仙圣母庙庙会和当地历史文化,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产业发展,还新建了村广场、文化剧场、扶贫超市、创客小院等,满足了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高文婷

原标题:武乡县三仙圣母庙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