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8日14点59分,郑太高铁长治东站开往太原南站的D4626次列车驶离站台,一路飞驰开往目的地。在这列列车上,要到太原参加业务培训的乘客原振芳不时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难掩喜悦之情,因为在2020年,她也以一名建设者的身份参与了郑太高铁建设。
原振芳来自山西三建集团,是郑太高铁长治南站站前广场的项目经理。2020年3月27日,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后,项目正式开工了。之后,原振芳就一直驻扎在施工一线,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生产以及对接甲方和设计院等工作。建设中,大家遇到的首个难题就是地勘和图纸设计滞后。
为顺利出图以便施工,原振芳每天都会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设计图纸与实际场地实施不相符的问题。特别是在换乘平台建设中,由于此处与高铁站房相距只有21.5米,但落差有10米,按照设计单位最初的设计,不仅需要借用高铁站房工作面近10米,而且需进行基坑支护。然而,这一方案在现场很难开展实施。
为此,原振芳与设计方多次沟通,建议改为双排混凝土灌注桩,顶部用冠梁拉结。此方案不仅可替代原设计方案中的挡土墙,也可起到基坑支护作用,确保施工安全。对于原振芳的建议,天津设计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结果为“此方案可行”并予以采纳。
在项目建设中,原振芳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优化了许多设计方案,对推进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每当周围人对她竖起大拇指,由衷地敬佩她专业技术过硬时,她总会谦虚地说,我们做工程建设,首先要有责任心,其次就是要踏实,要对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这虽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这背后是原振芳和同事们的努力,是大家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和家人聚少离多的奋斗。“我曾经问过大家为啥这么拼命,大家说,这是长治百姓家门口的第一条高铁,我们把高铁的配套工程干好,就是为高铁建设做贡献,我们骄傲!”原振芳激动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治南站站前广场配合站房建设不断加快进度,它们的模样也在一天天地变化。2020年12月12日,郑太高铁正式开通,长治南站建设顺利完工,迎接着乘客的到来。当日,在南站站前广场上还举办了一场摄影展,100多幅作品记录下高铁建设的艰辛历程,那里也有原振芳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
随着工程的结束,原振芳所在的项目部也即将转战到下一个工程“战场”。回顾刚刚过去的2020年,原振芳和同事们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长治南站站前广场建设好。“以后,我们会把每件事都做得更好!”原振芳也许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丁德令)
原标题:参与郑太高铁建设,我骄傲!
相关链接 | ||||||||||
|
|
||
|
||||||||||||||||
|
|
||||||||||||||||
|
2020年12月28日14点59分,郑太高铁长治东站开往太原南站的D4626次列车驶离站台,一路飞驰开往目的地。在这列列车上,要到太原参加业务培训的乘客原振芳不时地看着窗外的景色,心中难掩喜悦之情,因为在2020年,她也以一名建设者的身份参与了郑太高铁建设。
原振芳来自山西三建集团,是郑太高铁长治南站站前广场的项目经理。2020年3月27日,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后,项目正式开工了。之后,原振芳就一直驻扎在施工一线,全面负责项目技术、生产以及对接甲方和设计院等工作。建设中,大家遇到的首个难题就是地勘和图纸设计滞后。
为顺利出图以便施工,原振芳每天都会与设计单位沟通,解决设计图纸与实际场地实施不相符的问题。特别是在换乘平台建设中,由于此处与高铁站房相距只有21.5米,但落差有10米,按照设计单位最初的设计,不仅需要借用高铁站房工作面近10米,而且需进行基坑支护。然而,这一方案在现场很难开展实施。
为此,原振芳与设计方多次沟通,建议改为双排混凝土灌注桩,顶部用冠梁拉结。此方案不仅可替代原设计方案中的挡土墙,也可起到基坑支护作用,确保施工安全。对于原振芳的建议,天津设计院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结果为“此方案可行”并予以采纳。
在项目建设中,原振芳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优化了许多设计方案,对推进施工进度、控制工程造价等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每当周围人对她竖起大拇指,由衷地敬佩她专业技术过硬时,她总会谦虚地说,我们做工程建设,首先要有责任心,其次就是要踏实,要对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这虽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可这背后是原振芳和同事们的努力,是大家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和家人聚少离多的奋斗。“我曾经问过大家为啥这么拼命,大家说,这是长治百姓家门口的第一条高铁,我们把高铁的配套工程干好,就是为高铁建设做贡献,我们骄傲!”原振芳激动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治南站站前广场配合站房建设不断加快进度,它们的模样也在一天天地变化。2020年12月12日,郑太高铁正式开通,长治南站建设顺利完工,迎接着乘客的到来。当日,在南站站前广场上还举办了一场摄影展,100多幅作品记录下高铁建设的艰辛历程,那里也有原振芳和同事们忙碌的身影。
随着工程的结束,原振芳所在的项目部也即将转战到下一个工程“战场”。回顾刚刚过去的2020年,原振芳和同事们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长治南站站前广场建设好。“以后,我们会把每件事都做得更好!”原振芳也许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丁德令)
原标题:参与郑太高铁建设,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