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长治是一块山川明朗的土地
发布时间: 2020-11-17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1986年,于坚发表了诗歌《尚义街六号》,引发强烈反响。作为他的成名作,这首诗没有通常的诗语,而是近于口语的日常语言,就像是说话,但又严肃,诙谐,幽默,深刻。于坚被评论者称为“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并在之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引领着口语诗的创作。

在喧嚣的时空里,于坚像一条河流,在缓慢的流淌中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并不断拓展着作品的宽度,加深着厚度。

秋末冬初,于坚和朋友来到长治漫游,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生活和古老文明。11月3日,他在前往平顺前,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嘉宾名片

于坚:诗人,作家。四川资阳人,1954年出生于昆明。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也获得贾樟柯艺术中心发起创办的吕梁文学季的首届吕梁文学奖。为“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作品有长诗《0档案》《飞行》,散文集《挪动》《巴黎记》等。

这片土地仍保留着古老的源头性的文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欢迎于老师来到长治!之前来过这里吗?

于坚(以下简称“于”):没有,头一次来。我这次是和几个朋友,自己租车来山西走走。李白说:“一生好入名山游”嘛!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地,我一直想来看看。我先到大同,一路经过许多地方,现在到了长治。

记:长治给您怎样的印象?

于:山川明朗,大地浑厚,苍茫。我感觉到秋天的明朗,首先是感觉到大地。长治这个地方,依然保留着大地性,我依然能够看到《诗经》里面,或者是唐诗宋词里面所写的那种“古老的劳动”,劳动在这里依然有尊严。我看见山西大部分的寺庙,仍在守护着土地上的人民。这令我很感动,我想起了希腊。希腊的神庙都成了废墟,但这里的寺庙依然存在着,而且保存得那么完好,像观音堂,那就是一个“西斯廷”,观音堂艺术之高超,完全是世界一流,令我震撼。上古的神话传说依然存在于这里民间的日常语言中。长治的诗人随口说出女娲、羿,好像在说一日三餐。

这意味着《诗经》以来的那种文化,至今仍在这里延续着、储存着、被保管着,没有彻底失去。我遇到很多古道热肠、温柔敦厚的人,他们依然保持着那种朴实,古道热肠,人生的正道。

我昨天在寺庙旁边的农家乐吃饭,太美好了!阳光照耀着,喜鹊在旁边的树林里叫。有一道菜叫“猪汤”,我认为是很古远的食物。这里有很多古老的细节通过生活缓缓地流传下来,这种细节在其它地方已经消失了。长治给我这样的印象:山川明朗,大地深厚,人民淳朴,还持存着中国传统那些美好的、古老的、源头性的东西,强烈的唤起乡愁。

写诗说到底,是对生命的一种解放

记:刚才我们说到长治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实很多作家的写作都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那么云南那片土地给了您怎样的滋养?

于:云南是中国的边疆。那个地方居住着各种各样的民族,过去他们都不太会说汉话。那片土地不像中原有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现在还保留着古老的天真。我是四川人,一方面古老的中原文明在我的血液里,另一方面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原住民文化的野性力量,这个对我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记:对,读您的诗能感觉到那种力量。

于:地方性的东西,也需要另外一些东西来弥补、冲撞,激活那种古老的力量。如果只是沉迷在地方性知识里,写作的灵性也会被遮蔽。云南给了我一种古老的世界观,道法自然,对我的写作非常重要。

记:评论界认为您是“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您怎么看待这个称谓?

于:这是批评家干的事,我从来没有说过。写诗说到底,是对生命的解放。人是语言动物,语言升华了人,语言也会将人遮蔽、控制起来。诗可以解放语言,打开语言,让语言一次一次地从陈词滥调中回归诚实、自由、鲜活,当语言获得解放的时候,生命就获得解放。语言就是存在。

用语言重新激活文明的力量

记:您特别重视语言的作用。

于:中国从汉字发明以来,走的就是文明这个路线。文明,以文照亮生命之昧。中国古代的政治家首先是一个文人、诗人,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胜质的时候,生命就被遮蔽,生命被陈词滥调控制起来。质胜文则野,野就是生命的本真,但是过度野,又会沦入动物性。所以儒家讲中庸,中庸是对度的把握。而文正是一种对中庸之道的修炼。

陈词滥调如何激发活力?卡夫卡崇拜中国文化,他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我以前看不太明白。长城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又没见过!这次我在山西古长城的遗址上,忽然想到了卡夫卡,也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写那样的小说。所以“长城”这个词通过卡夫卡的小说,获得另外一种延伸,长城不仅是物质性的,也是象征性的。如此浩大漫长的工程,要完成一个不朽的象征,这就是中国文明的魅力。中原大地有那么多古老的词汇,这些词汇为什么能够传到今天,它们怎么活起来?昨天我们在车上,长治诗人吴涛提到了羿。他说,羿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他看着车窗外的天空,仿佛羿刚走。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羿”这个字越过时间的废墟,在一辆中巴车里活过来了。我认为作家就是要重新激活文明的力量,古老的文化要通过语言的激活重新放出光辉。我们也夜访作家葛水平,聊得很好。山西作家对文化的认识超越常人,他们是传统文化的守护神。

记:清醒的思考,这个很重要。

于:学而不思则罔,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不思。不思而行,中国文明的感觉性官能太强大,“思”不是我们的传统。而现代主义恰恰要求“思”。所有的推倒重来,猴子掰苞谷式的照搬,最终都得不偿失。

口语诗回归了语言本身

记:您如何看待朦胧诗和口语诗?于:口语诗回到了语言的本身。诗就是语言,诗只存在于语言中,如何说很重要,不在于说什么。不在于朦胧还是口语。诗领导生命,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无以言就是动物性的无明。中国的经是《诗经》而不是《圣经》。

记:现在回过头,您如何看待《尚义街六号》?

于:尚义街六号是我一个同学的家,已经拆掉了。我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写诗,但总觉得那不是我自己的声音。直到《尚义街六号》,我才知道我的声音是什么。

1986年的“青春诗会”是山西办的,我因此来到山西。我在应县木塔下把这首诗给了《诗刊》,并不指望发表,没想到竟然在头条刊登了。我成名可以说是从山西开始的,这是一个神秘的缘分。

记:之后的创作和《尚义街六号》有什么差别吗?

于:写作就像河流,有一个总的方向,但是分支,回溯。我的写作是不断往前走,然后又回到开始,再思,慢慢淤积,厚度是时间的结果。

写作就是一种存在的方式

记:上世纪80年代文学很火,当时写诗的人特别多,读诗的人也很多。我发现现在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也非常多,您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于:今天读诗就真的是在读诗。80年代的读者看诗,总是看诗在隐晦地暗示什么。诗就是语言,语言就是存在,不是意义的工具、载体。现在的年轻一代起点越来越高,什么都可以看,什么都可以写。读诗是真的在读诗,不是在读隐喻。

记:除了写诗,您还进行散文创作,拍摄纪录片、摄影。无论写作还是行走,都可视作一种表达,您想表达什么?

于:写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自我修行,一种存在方式。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向死而生。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写作是对死亡的一种理解。杜甫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就是杜甫对死亡的理解。你要怎么度过生命这个别无选择的时间?我的方式是通过写作,写作证实我的存在。写作教会我怎么做一个人,就是孔子讲的:尽美矣,又尽善也。(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赵彦红、高文婷、李燎原)

原标题:长治是一块山川明朗的土地——专访“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著名诗人于坚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齐统南:抗美援朝是我一生的骄傲
· 马建春:把志愿军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张根弟:能穿针引线的百岁老人
· 王爱则:爱唱儿歌的102岁“顽童”
· 裴果则:历经半世坎坷尽享幸福晚年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人物
于坚:长治是一块山川明朗的土地

1986年,于坚发表了诗歌《尚义街六号》,引发强烈反响。作为他的成名作,这首诗没有通常的诗语,而是近于口语的日常语言,就像是说话,但又严肃,诙谐,幽默,深刻。于坚被评论者称为“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并在之后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引领着口语诗的创作。

在喧嚣的时空里,于坚像一条河流,在缓慢的流淌中坚持着自己的创作,并不断拓展着作品的宽度,加深着厚度。

秋末冬初,于坚和朋友来到长治漫游,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生活和古老文明。11月3日,他在前往平顺前,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嘉宾名片

于坚:诗人,作家。四川资阳人,1954年出生于昆明。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也获得贾樟柯艺术中心发起创办的吕梁文学季的首届吕梁文学奖。为“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作品有长诗《0档案》《飞行》,散文集《挪动》《巴黎记》等。

这片土地仍保留着古老的源头性的文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欢迎于老师来到长治!之前来过这里吗?

于坚(以下简称“于”):没有,头一次来。我这次是和几个朋友,自己租车来山西走走。李白说:“一生好入名山游”嘛!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地,我一直想来看看。我先到大同,一路经过许多地方,现在到了长治。

记:长治给您怎样的印象?

于:山川明朗,大地浑厚,苍茫。我感觉到秋天的明朗,首先是感觉到大地。长治这个地方,依然保留着大地性,我依然能够看到《诗经》里面,或者是唐诗宋词里面所写的那种“古老的劳动”,劳动在这里依然有尊严。我看见山西大部分的寺庙,仍在守护着土地上的人民。这令我很感动,我想起了希腊。希腊的神庙都成了废墟,但这里的寺庙依然存在着,而且保存得那么完好,像观音堂,那就是一个“西斯廷”,观音堂艺术之高超,完全是世界一流,令我震撼。上古的神话传说依然存在于这里民间的日常语言中。长治的诗人随口说出女娲、羿,好像在说一日三餐。

这意味着《诗经》以来的那种文化,至今仍在这里延续着、储存着、被保管着,没有彻底失去。我遇到很多古道热肠、温柔敦厚的人,他们依然保持着那种朴实,古道热肠,人生的正道。

我昨天在寺庙旁边的农家乐吃饭,太美好了!阳光照耀着,喜鹊在旁边的树林里叫。有一道菜叫“猪汤”,我认为是很古远的食物。这里有很多古老的细节通过生活缓缓地流传下来,这种细节在其它地方已经消失了。长治给我这样的印象:山川明朗,大地深厚,人民淳朴,还持存着中国传统那些美好的、古老的、源头性的东西,强烈的唤起乡愁。

写诗说到底,是对生命的一种解放

记:刚才我们说到长治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其实很多作家的写作都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那么云南那片土地给了您怎样的滋养?

于:云南是中国的边疆。那个地方居住着各种各样的民族,过去他们都不太会说汉话。那片土地不像中原有几千年深厚的文化,现在还保留着古老的天真。我是四川人,一方面古老的中原文明在我的血液里,另一方面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原住民文化的野性力量,这个对我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记:对,读您的诗能感觉到那种力量。

于:地方性的东西,也需要另外一些东西来弥补、冲撞,激活那种古老的力量。如果只是沉迷在地方性知识里,写作的灵性也会被遮蔽。云南给了我一种古老的世界观,道法自然,对我的写作非常重要。

记:评论界认为您是“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您怎么看待这个称谓?

于:这是批评家干的事,我从来没有说过。写诗说到底,是对生命的解放。人是语言动物,语言升华了人,语言也会将人遮蔽、控制起来。诗可以解放语言,打开语言,让语言一次一次地从陈词滥调中回归诚实、自由、鲜活,当语言获得解放的时候,生命就获得解放。语言就是存在。

用语言重新激活文明的力量

记:您特别重视语言的作用。

于:中国从汉字发明以来,走的就是文明这个路线。文明,以文照亮生命之昧。中国古代的政治家首先是一个文人、诗人,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胜质的时候,生命就被遮蔽,生命被陈词滥调控制起来。质胜文则野,野就是生命的本真,但是过度野,又会沦入动物性。所以儒家讲中庸,中庸是对度的把握。而文正是一种对中庸之道的修炼。

陈词滥调如何激发活力?卡夫卡崇拜中国文化,他写过一篇著名的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我以前看不太明白。长城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又没见过!这次我在山西古长城的遗址上,忽然想到了卡夫卡,也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写那样的小说。所以“长城”这个词通过卡夫卡的小说,获得另外一种延伸,长城不仅是物质性的,也是象征性的。如此浩大漫长的工程,要完成一个不朽的象征,这就是中国文明的魅力。中原大地有那么多古老的词汇,这些词汇为什么能够传到今天,它们怎么活起来?昨天我们在车上,长治诗人吴涛提到了羿。他说,羿就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他看着车窗外的天空,仿佛羿刚走。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羿”这个字越过时间的废墟,在一辆中巴车里活过来了。我认为作家就是要重新激活文明的力量,古老的文化要通过语言的激活重新放出光辉。我们也夜访作家葛水平,聊得很好。山西作家对文化的认识超越常人,他们是传统文化的守护神。

记:清醒的思考,这个很重要。

于:学而不思则罔,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不思。不思而行,中国文明的感觉性官能太强大,“思”不是我们的传统。而现代主义恰恰要求“思”。所有的推倒重来,猴子掰苞谷式的照搬,最终都得不偿失。

口语诗回归了语言本身

记:您如何看待朦胧诗和口语诗?于:口语诗回到了语言的本身。诗就是语言,诗只存在于语言中,如何说很重要,不在于说什么。不在于朦胧还是口语。诗领导生命,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无以言就是动物性的无明。中国的经是《诗经》而不是《圣经》。

记:现在回过头,您如何看待《尚义街六号》?

于:尚义街六号是我一个同学的家,已经拆掉了。我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写诗,但总觉得那不是我自己的声音。直到《尚义街六号》,我才知道我的声音是什么。

1986年的“青春诗会”是山西办的,我因此来到山西。我在应县木塔下把这首诗给了《诗刊》,并不指望发表,没想到竟然在头条刊登了。我成名可以说是从山西开始的,这是一个神秘的缘分。

记:之后的创作和《尚义街六号》有什么差别吗?

于:写作就像河流,有一个总的方向,但是分支,回溯。我的写作是不断往前走,然后又回到开始,再思,慢慢淤积,厚度是时间的结果。

写作就是一种存在的方式

记:上世纪80年代文学很火,当时写诗的人特别多,读诗的人也很多。我发现现在写诗的人和读诗的人也非常多,您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于:今天读诗就真的是在读诗。80年代的读者看诗,总是看诗在隐晦地暗示什么。诗就是语言,语言就是存在,不是意义的工具、载体。现在的年轻一代起点越来越高,什么都可以看,什么都可以写。读诗是真的在读诗,不是在读隐喻。

记:除了写诗,您还进行散文创作,拍摄纪录片、摄影。无论写作还是行走,都可视作一种表达,您想表达什么?

于:写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自我修行,一种存在方式。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向死而生。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写作是对死亡的一种理解。杜甫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就是杜甫对死亡的理解。你要怎么度过生命这个别无选择的时间?我的方式是通过写作,写作证实我的存在。写作教会我怎么做一个人,就是孔子讲的:尽美矣,又尽善也。(来源:上党晚报 记者赵彦红、高文婷、李燎原)

原标题:长治是一块山川明朗的土地——专访“第三代诗歌”代表人物、著名诗人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