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史北村:古村庙会 源远流长
发布时间: 2020-10-20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史北村(旧时称镇)位于襄垣县西北部史水河畔,东与垴上村接壤,西与沁县交界,南与胡岩村毗邻,北与王家沟村交界。有公路向东通往高速公路王村入口处和襄垣县城,往西通往虒亭镇,往西北通往沁县,交通便利。

自古建村 蓬勃发展

史北建村之初,有15户马姓人家从洪洞县迁来定居,而后又从外地迁来10几户史姓人家。当时马姓的人势力大于史姓,取村名叫马北街。后来史姓权势又超于马姓,北街也被大水冲掉,于是就把马北街更名为史北村。

史北行政村还包括三个自然村,一个在史北村西面的山岭上,取名西岭;一个因村民姓马较多,抗日战争时期打有很多“抗日洞”,取名马家洞;还有一个因村周围红土地较多,取名红坡。

史北建村以来,村民除了种地经商之外,还有一个练习武术的传统。每逢冬闲季节,青壮年都要拜师学武。史北村形成练习武术这个传统的原因有二:一是建村初期,周边还是一片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猛兽出没,没有一点武艺容易遭受野兽的袭击。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一件大事。为了看村护院,就形成了崇尚武功,人人习武的风气。几百年来,每逢冬闲,数户人家摊钱,请一武术教师,让自己的子弟学习武艺。及至现在,仍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保留下来。

历史上,史北村曾出过不少武林高手,清朝初年的马二宏山东斗恶霸,光绪年间组织义和团攻打赵家岭教堂的王全忠,抗日战争时期一人和十几个鬼子拼刺刀的史张管,有100多名徒弟的武术教师王木生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史北朝皇 名冠古今

史北村每年二月初二传统的朝皇古庙会历史悠久,名播襄垣、沁县、武乡三县。该庙会起源于追思仪式。相传西汉末年,刘秀逃难途经史北小镇,行乞于镇上一烧饼铺,老板管了刘秀一顿饭,又给了他几个烧饼。刘秀怀揣烧饼,在河边一草棚住了一夜。后来刘秀登基当了皇帝,传旨犒赏史北烧饼铺老板黄金百两。烧饼铺老板将所犒赏的黄金在刘秀栖身的草棚处建起庙堂,供奉刘秀塑像和28宿神像。庙堂建成后,将刘秀逃难于此的二月初二定为朝皇会并沿袭下来。会期戏班上演剧目多为《访南阳》《二十八宿剐王莽》等。

后来,二月初二古庙会演变了发展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活跃襄垣、沁县两县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资交流和骡马大会。会前广发告示,会日连续几天,请几个剧团唱大戏,远近客商云集,各路说唱、卖艺者纷纷赶来,赶会者人山人海,规模很大,周围几处都成了会址。

庙会发展 源远流长

唐宋时期,两教均达到了全盛时期,对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出现了,佛教庙寺林立,石窟大兴,佛事盛行,崇佛成为民间信仰的主流,佛事渗入庙会,使史北朝皇会呈现出更大的宗教特征。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压,佛道之间引发辩论,史北朝皇会开始衰落。

明代,史北朝皇会已经开始向市集的性质上转变,大多数是游玩观光或购买商品,真正进行祭祀或拜谒的人并不多。

到了清代,朝皇会在宗教、娱神的同时还有游乐等活动。

虽然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濒危的地步,但史北朝皇会走出了一条既能宣传和保护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的道路,对于研究传统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史北村的礼仪感和文化特色,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庙会现场,彩旗飞舞、锣鼓欢腾。烟火氤氲里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火焰,民俗表演里是中国文化非遗传承灿烂的明天。

千年古村 青史留名

史北村地处襄垣、武乡、沁县三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是太行、太岳两个抗日根据地往来的必经之路,许多革命领导人在此驻留。1938年4月,日军纠集三万多兵力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进攻,妄图将八路军主力和总部首脑机关一举歼灭。朱德总司令在襄垣、沁县边界的小东岭召开第二战区东路军会议后,亲赴国民党第三军驻地史北村,召开了粉碎“九路围攻”战前动员暨誓师大会。

1939年9月12日,晋冀鲁豫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武乡县东西堡之间的北寺大庙召开,1500多名日军分两路从新店、虒亭出发,企图袭击党代会。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第七连及襄垣第六区基干队奉命阻击。我军在史北村周围的各个山头上,采用麻雀战术阻击进犯之敌,连续七次夜袭日军,经一天一夜战斗,我军毫发无损,日寇耗费弹药数万发,死伤300多名,一无所获,退回老巢。史北麻雀战在襄垣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史北村历史上是襄垣的八小镇之首,街长二里有余,有百货商号、饭铺、肉铺、盐店、药店、酒坊、醋坊、磨坊、染坊、纸坊、铁匠铺、木匠铺、银匠铺几十家,每逢集日,蔬菜、水果、粮食一街两行,井然有序,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讨价还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1941年9月15日,日寇扫荡史北,除杀人抢劫外,将史北街所有店铺付之一炬,千年古建筑烧成一片废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北村陆续重新修建,逐渐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史北村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老集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史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走向产业化道路,千米百家商业街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也是本村具有特色的亮点。(来源:上党晚报 展妱

原标题:襄垣县史北朝皇庙会 古村庙会 源远流长


[编辑:李倩]

  相关链接
· 平顺县耽车村庙会里的缕缕乡愁
· 梁家庄庙会:流动的民俗风情图
· 屯留二仙庙会:留住民俗记忆
· 襄垣县常隆村奇特的民俗——避瘟庙会
· 潞城翟店中秋庙会:春祈秋报之“报秋”的盛宴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民俗
襄垣史北村:古村庙会 源远流长

史北村(旧时称镇)位于襄垣县西北部史水河畔,东与垴上村接壤,西与沁县交界,南与胡岩村毗邻,北与王家沟村交界。有公路向东通往高速公路王村入口处和襄垣县城,往西通往虒亭镇,往西北通往沁县,交通便利。

自古建村 蓬勃发展

史北建村之初,有15户马姓人家从洪洞县迁来定居,而后又从外地迁来10几户史姓人家。当时马姓的人势力大于史姓,取村名叫马北街。后来史姓权势又超于马姓,北街也被大水冲掉,于是就把马北街更名为史北村。

史北行政村还包括三个自然村,一个在史北村西面的山岭上,取名西岭;一个因村民姓马较多,抗日战争时期打有很多“抗日洞”,取名马家洞;还有一个因村周围红土地较多,取名红坡。

史北建村以来,村民除了种地经商之外,还有一个练习武术的传统。每逢冬闲季节,青壮年都要拜师学武。史北村形成练习武术这个传统的原因有二:一是建村初期,周边还是一片深山老林,人烟稀少,猛兽出没,没有一点武艺容易遭受野兽的袭击。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一件大事。为了看村护院,就形成了崇尚武功,人人习武的风气。几百年来,每逢冬闲,数户人家摊钱,请一武术教师,让自己的子弟学习武艺。及至现在,仍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保留下来。

历史上,史北村曾出过不少武林高手,清朝初年的马二宏山东斗恶霸,光绪年间组织义和团攻打赵家岭教堂的王全忠,抗日战争时期一人和十几个鬼子拼刺刀的史张管,有100多名徒弟的武术教师王木生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史北朝皇 名冠古今

史北村每年二月初二传统的朝皇古庙会历史悠久,名播襄垣、沁县、武乡三县。该庙会起源于追思仪式。相传西汉末年,刘秀逃难途经史北小镇,行乞于镇上一烧饼铺,老板管了刘秀一顿饭,又给了他几个烧饼。刘秀怀揣烧饼,在河边一草棚住了一夜。后来刘秀登基当了皇帝,传旨犒赏史北烧饼铺老板黄金百两。烧饼铺老板将所犒赏的黄金在刘秀栖身的草棚处建起庙堂,供奉刘秀塑像和28宿神像。庙堂建成后,将刘秀逃难于此的二月初二定为朝皇会并沿袭下来。会期戏班上演剧目多为《访南阳》《二十八宿剐王莽》等。

后来,二月初二古庙会演变了发展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活跃襄垣、沁县两县人民群众生活的物资交流和骡马大会。会前广发告示,会日连续几天,请几个剧团唱大戏,远近客商云集,各路说唱、卖艺者纷纷赶来,赶会者人山人海,规模很大,周围几处都成了会址。

庙会发展 源远流长

唐宋时期,两教均达到了全盛时期,对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出现了,佛教庙寺林立,石窟大兴,佛事盛行,崇佛成为民间信仰的主流,佛事渗入庙会,使史北朝皇会呈现出更大的宗教特征。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压,佛道之间引发辩论,史北朝皇会开始衰落。

明代,史北朝皇会已经开始向市集的性质上转变,大多数是游玩观光或购买商品,真正进行祭祀或拜谒的人并不多。

到了清代,朝皇会在宗教、娱神的同时还有游乐等活动。

虽然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到了濒危的地步,但史北朝皇会走出了一条既能宣传和保护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更好地发展旅游业的道路,对于研究传统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史北村的礼仪感和文化特色,让更多的游客感受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庙会现场,彩旗飞舞、锣鼓欢腾。烟火氤氲里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火焰,民俗表演里是中国文化非遗传承灿烂的明天。

千年古村 青史留名

史北村地处襄垣、武乡、沁县三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是太行、太岳两个抗日根据地往来的必经之路,许多革命领导人在此驻留。1938年4月,日军纠集三万多兵力分九路向晋东南地区进攻,妄图将八路军主力和总部首脑机关一举歼灭。朱德总司令在襄垣、沁县边界的小东岭召开第二战区东路军会议后,亲赴国民党第三军驻地史北村,召开了粉碎“九路围攻”战前动员暨誓师大会。

1939年9月12日,晋冀鲁豫区第一次党代会在武乡县东西堡之间的北寺大庙召开,1500多名日军分两路从新店、虒亭出发,企图袭击党代会。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第七连及襄垣第六区基干队奉命阻击。我军在史北村周围的各个山头上,采用麻雀战术阻击进犯之敌,连续七次夜袭日军,经一天一夜战斗,我军毫发无损,日寇耗费弹药数万发,死伤300多名,一无所获,退回老巢。史北麻雀战在襄垣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史北村历史上是襄垣的八小镇之首,街长二里有余,有百货商号、饭铺、肉铺、盐店、药店、酒坊、醋坊、磨坊、染坊、纸坊、铁匠铺、木匠铺、银匠铺几十家,每逢集日,蔬菜、水果、粮食一街两行,井然有序,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讨价还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1941年9月15日,日寇扫荡史北,除杀人抢劫外,将史北街所有店铺付之一炬,千年古建筑烧成一片废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史北村陆续重新修建,逐渐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史北村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老集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史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走向产业化道路,千米百家商业街是农民增收的渠道,也是本村具有特色的亮点。(来源:上党晚报 展妱

原标题:襄垣县史北朝皇庙会 古村庙会 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