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 2020-07-14   |  来源: 平顺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盛夏时节,平顺县的沃野上一片片“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产能运”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田间中药材、农作物种植纵横交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旱地蔬菜种植。去年夏天干旱少雨,为了保苗,大家可是费了不少劲儿。这下好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顶着日头、开着三轮车拉水浇地了,真是给我们村办了件大好事啊!”平顺县北社乡东青北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梅望着已经改造好的500亩良田说道。今年,该村利用新改造的农田种植旱地蔬菜400亩,每亩预计收入可达7000元—8000元,人均增收800元—1200元。

东青北村的成功嬗变,是平顺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2019年,平顺县高标准投资2591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包括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83万亩和推广有机旱作农田0.87万亩。项目覆盖青羊镇、龙溪镇、中五井乡、北社乡、苗庄镇5个乡镇28个行政村,建成苗庄北社旱地蔬菜种植项目区、中五井小杂粮种植项目区、青羊镇中药材种植项目区、龙溪镇中药材种植项目区。项目的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平顺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抓手,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推进设施蔬菜、旱地蔬菜、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等绿色有机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项目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我们作为全市第一家率先启动了全程跟踪审计,制定了严格的周报制度,规定每标段每周四上报监理审核的工程量,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为项目建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保驾护航。”平顺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李姗姗作为项目负责人时刻关注着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她说,项目全部完工后,农田将成为“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产能运”的稳产高产标准农田,项目区的6172户13000余人将彻底告别靠天吃饭、人扛肩挑的历史,方便了群众耕作生产,解决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用水问题,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从而带动群众走上规模化种植、企业式发展之路。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务工收入问题,许多在外务工的农民纷纷留下来,重新吃上了“种田饭”。

今年是决战完胜脱贫攻坚之年,为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平顺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联合标段、支村“两委”优先安排百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以前在太原的一家装修公司做木工,今年我来这里上班,每天能挣150元,不比在太原挣得少,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呀!”在中药材基地务工的中五井乡天脚村村民李林青说。

“我们看到的这改造的100亩高标准农田已经种上了各种中药材,土地流转租金也比以前高了一倍多,估计光土地流转一项可收入4万元。”天脚村党支部书记桑爱民说。

跟东青北村一样,中五井乡天脚村也是该项目的受益者。天脚村坐落在325省道旁,距离县城仅6.5公里。以前路过天脚村,村口的百亩荒地格外引人注目,田地里的草长得比人还高,村民们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田地荒芜、废弃。2019年,该地被纳入平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过平整土地、土壤改良、铺设田间输水管道等工程,天脚村村口的这块田地完成了从“荒地”到“肥田”的华丽蜕变。

“我家有4亩地,可是这里的耕地石多土少,以前种地常常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这下好了,国家帮我们改造成了好地、肥田,再也不用荒着了。”天脚村贫困户王娥风指着已经改造好的田地说。

今年,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平顺县将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推进设施蔬菜、旱地蔬菜、食用菌2.5万亩,水果基地6000亩,沙棘种植5万亩,提质改造花椒6万余亩。完成以核桃、花椒、连翘为重点的经济林基地1.5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4万亩,中药材、马铃薯等绿色有机基地5万余亩。同时,在夯实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产业链条,以药茶产品开发为重点,聚力中药材精深加工,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另外,借助全省“山西药茶”公共区域品牌的平台,用足用好“平顺农谷”区域公用品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申请绿色认证,完善覆盖育苗、种植、采收、储藏各环节的可追溯系统,深度开发潞党参口服液、党参脯、党参茶、连翘茶、桑叶茶、沙棘茶等功能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打造平顺中药材道地正宗品牌形象,从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连接流通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由此,平顺县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干石山区变成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来源:平顺县融媒体中心 韩杰)

原标题:万亩良田“活”起来 百姓腰包鼓起来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潞州区快速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 长治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会议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平顺县
平顺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农增收

盛夏时节,平顺县的沃野上一片片“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产能运”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田间中药材、农作物种植纵横交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旱地蔬菜种植。去年夏天干旱少雨,为了保苗,大家可是费了不少劲儿。这下好了,老百姓再也不用顶着日头、开着三轮车拉水浇地了,真是给我们村办了件大好事啊!”平顺县北社乡东青北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梅望着已经改造好的500亩良田说道。今年,该村利用新改造的农田种植旱地蔬菜400亩,每亩预计收入可达7000元—8000元,人均增收800元—1200元。

东青北村的成功嬗变,是平顺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2019年,平顺县高标准投资2591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包括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83万亩和推广有机旱作农田0.87万亩。项目覆盖青羊镇、龙溪镇、中五井乡、北社乡、苗庄镇5个乡镇28个行政村,建成苗庄北社旱地蔬菜种植项目区、中五井小杂粮种植项目区、青羊镇中药材种植项目区、龙溪镇中药材种植项目区。项目的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平顺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总抓手,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推进设施蔬菜、旱地蔬菜、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等绿色有机基地,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项目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我们作为全市第一家率先启动了全程跟踪审计,制定了严格的周报制度,规定每标段每周四上报监理审核的工程量,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为项目建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保驾护航。”平顺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主任李姗姗作为项目负责人时刻关注着工程的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她说,项目全部完工后,农田将成为“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产能运”的稳产高产标准农田,项目区的6172户13000余人将彻底告别靠天吃饭、人扛肩挑的历史,方便了群众耕作生产,解决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用水问题,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从而带动群众走上规模化种植、企业式发展之路。

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务工收入问题,许多在外务工的农民纷纷留下来,重新吃上了“种田饭”。

今年是决战完胜脱贫攻坚之年,为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平顺县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联合标段、支村“两委”优先安排百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工作,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以前在太原的一家装修公司做木工,今年我来这里上班,每天能挣150元,不比在太原挣得少,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呀!”在中药材基地务工的中五井乡天脚村村民李林青说。

“我们看到的这改造的100亩高标准农田已经种上了各种中药材,土地流转租金也比以前高了一倍多,估计光土地流转一项可收入4万元。”天脚村党支部书记桑爱民说。

跟东青北村一样,中五井乡天脚村也是该项目的受益者。天脚村坐落在325省道旁,距离县城仅6.5公里。以前路过天脚村,村口的百亩荒地格外引人注目,田地里的草长得比人还高,村民们都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田地荒芜、废弃。2019年,该地被纳入平顺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过平整土地、土壤改良、铺设田间输水管道等工程,天脚村村口的这块田地完成了从“荒地”到“肥田”的华丽蜕变。

“我家有4亩地,可是这里的耕地石多土少,以前种地常常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这下好了,国家帮我们改造成了好地、肥田,再也不用荒着了。”天脚村贫困户王娥风指着已经改造好的田地说。

今年,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平顺县将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推进设施蔬菜、旱地蔬菜、食用菌2.5万亩,水果基地6000亩,沙棘种植5万亩,提质改造花椒6万余亩。完成以核桃、花椒、连翘为重点的经济林基地1.5万亩,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4万亩,中药材、马铃薯等绿色有机基地5万余亩。同时,在夯实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产业链条,以药茶产品开发为重点,聚力中药材精深加工,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另外,借助全省“山西药茶”公共区域品牌的平台,用足用好“平顺农谷”区域公用品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申请绿色认证,完善覆盖育苗、种植、采收、储藏各环节的可追溯系统,深度开发潞党参口服液、党参脯、党参茶、连翘茶、桑叶茶、沙棘茶等功能食品和药食同源产品,打造平顺中药材道地正宗品牌形象,从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连接流通链,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增强联农带农能力。

由此,平顺县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干石山区变成了农民增产增收和就业创业的广阔天地。(来源:平顺县融媒体中心 韩杰)

原标题:万亩良田“活”起来 百姓腰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