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城黄崖洞镇:把群众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家门口
发布时间: 2020-06-19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夏已至,繁花盛,最是好风景。

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田间地头、大棚农舍耕作正忙;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笑语欢声……6月中旬,行走在黎城县黄崖洞镇,扑面而来的是蓬勃奋发的生机与活力,处处是政通人和、村安民乐的悠然画面。

基层强、社会稳、福祉增。近年来,黄崖洞镇以党建为统领,从治理末端、矛盾源头抓起,在广度上“做加法”,在深度上“做乘法”,一地不落、一人不少,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模式,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实现“三零”单位、农村(社区)创建目标,把群众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家门口。

创新载体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多亏了咱户长,我们不用再受噪音干扰了。”下赤峪村村民桑忠平很是高兴。

今年4月,从下赤峪村穿村而过的黄崖洞壶山温泉景区旅游路开始进行路面碾压,来往的压路机机器轰鸣,村民们深受其扰。

桑大姐的家距离建设现场不到500米,每天更是“直面”噪音,这让她非常头疼。无奈之下,桑大姐和几个邻居一合计,把情况反映给了户长李海丽。

在详细了解桑大姐几人的诉求后,李海丽立即报告给了村党支部书记。在支村两委与建设单位协调下,噪音干扰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我们老百姓有啥问题随时能反映给户长,而且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桑大姐告诉记者。

“户长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每村一个网格员的基础上,再向下延伸一步,将村民按居住区分为若干个片区,再通过镇统筹、村聘用、民推荐的方式产生若干个户长。像李海丽这样的户长,下赤峪村有18名,他们拥有政策宣传员、安全排查员、矛盾调解员等多重身份,并且作为村务巡查管护人,参与村里的基层治理、日常管护、常态化运行等工作,每名户长至少联系周边10余户村民。

“推行‘户长制’,目的是让身边人管身边事,把基层社会治理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维护邻里和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乡村和谐。”镇党委书记张永刚介绍,目前,黄崖洞镇已在全镇全面推行“户长制”,下赤峪村是先行一步的试点示范。

除此之外,下赤峪村还充分发挥本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劳模、老教师熟悉村情、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等优势,组建了“五老”调解委员会,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制定村规民约等事项,他们活跃在群众身边,解开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锁扣”。

“户长制”“五老会”、乡贤工作室、村民议事会……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黄崖洞镇坚持自治为基,不断健全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畅通村民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渠道,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落地生根,进一步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德润人心

厚植基层社会治理新民风

说起东崖底村的活动中心,可谓暗藏乾坤。

“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我们的退伍兵”“艺术之星”“金婚墙”“五好家庭风采”“咱村走出的大学生”“为咱争光的好干部”……各式各样的光荣榜贴满活动中心内的墙壁,村里几乎每户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家族的光荣与骄傲。

在此基础上,东崖底村利用村里赶集的时机,组织开展孝老爱亲主题活动,通过爱要大声说出来、爱的抱抱、给老人端一碗长寿面等现场活动,拉近村民心与心的距离。最近,村里又谋划起了“巧媳妇”比赛,以技艺比拼亮手艺、展风采。

“我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做好事,不给家族抹黑。”……类似于此的“好声音”成为东崖底村全村百姓共同的心声。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东崖底村以榜样的力量,增强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基层社会治理,既需“刚性”,也离不开“柔性”。黄崖洞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把传统的农耕文化与道德共识相结合,以规立德、以评树德,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组织开展乡贤振兴家乡联谊会,建设乡贤文化展厅,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乡音”传递“乡情”;

深挖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墙,打造精品休憩公园,开展红色教育;

把移风易俗作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崇尚节俭、婚事新办,厚养薄葬、文明祭祀,将由陈规陋习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消灭在萌芽阶段;

……

“孝文化”养德,“耕文化”修身,“乡文化”润心。黄崖洞镇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深入发掘本地文化特色,依托独具特色的乡愁元素,利用镇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大讲堂等场所开展全民阅读、先进典型报告会等活动,组织开展“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光荣脱贫户”等评选,以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树新风、扬正气,激发乡村社会正能量,巧解千千结,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乡风,为我们做好基层社会治理送来了事半功倍的‘东风’。”张永刚如是说。

产业带动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地基”

临近晌午,佛崖底村的村民贾秀英依然在村里的香菇大棚忙着给菌棒补水。最近大棚内正更换新菌棒,为了不落下进度,她已经加了好几天班。

2017年,在村党支部书记贾宝庆带领下,佛崖底村投资700万元以村集体性质注册黎城县佛亚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香菇大棚及加工基地,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这些大棚刚建成我就来打工了,每天能赚四五十元,咱花起钱来腰杆不也直嘛!”贾秀英乐呵呵地说。如今,村里几乎没有闲人,前些年在家里闲坐的妇女们都来大棚基地打工了,就连八十多岁的老妪也坐在大棚里剪起了香菇蒂。

佛亚迪公司整合香菇大棚、核桃种植,借助田园采摘、登山徒步、慈孝文化、特色表演等,正积极开发农旅“体验产品”,打造田园农旅“情境模式”,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口袋也越来越鼓。

沿着村内的小路一路走来,不时能看到挂着“好媳妇家庭”“好婆婆”“好妯娌”等光荣牌的院落。

“在佛崖底村,村民们整天忙着采摘香菇、加工生产、接待游客,大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勤劳致富,挣钱过好日子’。”张永刚笑着说,“村民们生怕因为磨‘嘴皮子’生气闹矛盾,耽误了自己的‘口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群众争致富、少纠纷。

以黄崖洞景区为核心,坚持全域化布局、多产业发展、全链条整合,积极构建“中太行山核心山水风光区”;以壶山温泉景区提升扩展为基础,建设儿童水上乐园、生态餐厅、窑洞宾馆、采摘园等旅游体验项目,并集中连片开发下赤峪村农家乐项目,健全完善旅游产业链,直接吸收周边310户、1200人就近就业。

大力推进清泉张小红生猪养殖项目、佛崖底田园综合体建设、小寨村有机旱作示范农业区建设、看后村5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水峧村自办鑫旺养殖场等,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围绕地域文化传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实现了一村一特色、村村有产业、人人比致富,该镇的文化产业项目直接吸收当地570户、2430余人就业。

……

黄崖洞镇依托综治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加群众收入,培育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化解矛盾纠纷,群众百业兴旺、富足安康。

党建引领

牵起基层社会治理“千条线”

“黄崖洞镇是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曾在这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这里的一山一水都镌刻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孕育了淳朴厚道的民风。”张永刚说,这正是该镇实现“三零”单位、农村(社区)创建目标的不二法宝。

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乡村。

基层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如何治理“千条线”,归根到底需要党建这根“绣花针”。

黄崖洞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对村级事务领导力,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针一线有讲究,一丝一毫求章法。

革命传统教育是该镇党委常抓不懈的必修课。每逢党日活动、每有新同志到岗、每当大事要务启动,均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小寨、西村、宽章红色教育行”,黄崖洞革命传统教育“初心行”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忆先辈、话传统”中团结干事、为民办事。

对标先进典型,党建提档升级。

对标一流,围绕“学标杆、找差距、定方向”,组织实施“头雁领航”“五事争先”“星级创评”“服务提质”“黄崖讲堂”五大行动。

头雁领航群雁追。不断加大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维稳定、促发展”方面的考核占比,组织行政村“两委”班子承诺亮诺年度工作目标,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践诺、干事创业。

五事争先当标杆。深化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组织党员在干好本职事、完成组织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五个方面,创先进、引风尚,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星级创评争优秀。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细化星级创建标准,选树“富民强村好支书”。

服务提质暖民心。推进机关人员、管理权限、服务事项“三个下沉”,打造特色鲜明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为民服务代办室”,由村干部为村民登记待办理事项,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黄崖讲堂提素质。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专门开设了黄崖洞党员培训教育、西村红色医疗教育等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同时,整合“百姓微讲堂”“流动课堂”等资源,组织村民讲述身边事、评议身边人,和睦邻里情,凝聚正能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黄崖洞镇以党建统领基层社会治理“N”模式,探索打造“一支部一精品”品牌创建活动,建立起“党建引领+武术文化”“党建引领+花灯非遗”“党建引领+红色金融记忆”“党建引领+红色医疗主题教育”“党建引领+搬迁富民”“党建引领+田园生态”等N个主题村落,真正把基层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点上精选、线上深化、面上整合的治理网络已在黄崖洞镇全面铺开,遍布整个社会肌体,使基层社会治理焕发出无限生机……(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张瀚予、解婷)

原标题:筑牢平安基石——黎城县黄崖洞镇“三零”创建纪实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黎城县围绕“三要”做好“三零”单位创建工作
· 黎城县召开禁毒工作工业园区现场推进会
· 黎城县召开禁毒工作现场推进会
· 黎城县司法局召开执法司法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黎城县
黎城黄崖洞镇:把群众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家门口

夏已至,繁花盛,最是好风景。

村道小路、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田间地头、大棚农舍耕作正忙;文化广场、活动中心笑语欢声……6月中旬,行走在黎城县黄崖洞镇,扑面而来的是蓬勃奋发的生机与活力,处处是政通人和、村安民乐的悠然画面。

基层强、社会稳、福祉增。近年来,黄崖洞镇以党建为统领,从治理末端、矛盾源头抓起,在广度上“做加法”,在深度上“做乘法”,一地不落、一人不少,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模式,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实现“三零”单位、农村(社区)创建目标,把群众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家门口。

创新载体

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多亏了咱户长,我们不用再受噪音干扰了。”下赤峪村村民桑忠平很是高兴。

今年4月,从下赤峪村穿村而过的黄崖洞壶山温泉景区旅游路开始进行路面碾压,来往的压路机机器轰鸣,村民们深受其扰。

桑大姐的家距离建设现场不到500米,每天更是“直面”噪音,这让她非常头疼。无奈之下,桑大姐和几个邻居一合计,把情况反映给了户长李海丽。

在详细了解桑大姐几人的诉求后,李海丽立即报告给了村党支部书记。在支村两委与建设单位协调下,噪音干扰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我们老百姓有啥问题随时能反映给户长,而且很快就能得到解决。”桑大姐告诉记者。

“户长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每村一个网格员的基础上,再向下延伸一步,将村民按居住区分为若干个片区,再通过镇统筹、村聘用、民推荐的方式产生若干个户长。像李海丽这样的户长,下赤峪村有18名,他们拥有政策宣传员、安全排查员、矛盾调解员等多重身份,并且作为村务巡查管护人,参与村里的基层治理、日常管护、常态化运行等工作,每名户长至少联系周边10余户村民。

“推行‘户长制’,目的是让身边人管身边事,把基层社会治理各项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维护邻里和睦,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乡村和谐。”镇党委书记张永刚介绍,目前,黄崖洞镇已在全镇全面推行“户长制”,下赤峪村是先行一步的试点示范。

除此之外,下赤峪村还充分发挥本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老劳模、老教师熟悉村情、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等优势,组建了“五老”调解委员会,参与邻里纠纷调解、制定村规民约等事项,他们活跃在群众身边,解开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锁扣”。

“户长制”“五老会”、乡贤工作室、村民议事会……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黄崖洞镇坚持自治为基,不断健全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畅通村民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渠道,使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里落地生根,进一步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德润人心

厚植基层社会治理新民风

说起东崖底村的活动中心,可谓暗藏乾坤。

“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我们的退伍兵”“艺术之星”“金婚墙”“五好家庭风采”“咱村走出的大学生”“为咱争光的好干部”……各式各样的光荣榜贴满活动中心内的墙壁,村里几乎每户家庭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家族的光荣与骄傲。

在此基础上,东崖底村利用村里赶集的时机,组织开展孝老爱亲主题活动,通过爱要大声说出来、爱的抱抱、给老人端一碗长寿面等现场活动,拉近村民心与心的距离。最近,村里又谋划起了“巧媳妇”比赛,以技艺比拼亮手艺、展风采。

“我要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要做好事,不给家族抹黑。”……类似于此的“好声音”成为东崖底村全村百姓共同的心声。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东崖底村以榜样的力量,增强村民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基层社会治理,既需“刚性”,也离不开“柔性”。黄崖洞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把传统的农耕文化与道德共识相结合,以规立德、以评树德,以情感人、以德化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组织开展乡贤振兴家乡联谊会,建设乡贤文化展厅,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乡音”传递“乡情”;

深挖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墙,打造精品休憩公园,开展红色教育;

把移风易俗作为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崇尚节俭、婚事新办,厚养薄葬、文明祭祀,将由陈规陋习引发的矛盾和冲突消灭在萌芽阶段;

……

“孝文化”养德,“耕文化”修身,“乡文化”润心。黄崖洞镇充分发挥文化阵地作用,深入发掘本地文化特色,依托独具特色的乡愁元素,利用镇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大讲堂等场所开展全民阅读、先进典型报告会等活动,组织开展“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光荣脱贫户”等评选,以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树新风、扬正气,激发乡村社会正能量,巧解千千结,以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乡风,为我们做好基层社会治理送来了事半功倍的‘东风’。”张永刚如是说。

产业带动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地基”

临近晌午,佛崖底村的村民贾秀英依然在村里的香菇大棚忙着给菌棒补水。最近大棚内正更换新菌棒,为了不落下进度,她已经加了好几天班。

2017年,在村党支部书记贾宝庆带领下,佛崖底村投资700万元以村集体性质注册黎城县佛亚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香菇大棚及加工基地,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这些大棚刚建成我就来打工了,每天能赚四五十元,咱花起钱来腰杆不也直嘛!”贾秀英乐呵呵地说。如今,村里几乎没有闲人,前些年在家里闲坐的妇女们都来大棚基地打工了,就连八十多岁的老妪也坐在大棚里剪起了香菇蒂。

佛亚迪公司整合香菇大棚、核桃种植,借助田园采摘、登山徒步、慈孝文化、特色表演等,正积极开发农旅“体验产品”,打造田园农旅“情境模式”,建设田园综合体,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们的口袋也越来越鼓。

沿着村内的小路一路走来,不时能看到挂着“好媳妇家庭”“好婆婆”“好妯娌”等光荣牌的院落。

“在佛崖底村,村民们整天忙着采摘香菇、加工生产、接待游客,大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勤劳致富,挣钱过好日子’。”张永刚笑着说,“村民们生怕因为磨‘嘴皮子’生气闹矛盾,耽误了自己的‘口袋’。”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群众争致富、少纠纷。

以黄崖洞景区为核心,坚持全域化布局、多产业发展、全链条整合,积极构建“中太行山核心山水风光区”;以壶山温泉景区提升扩展为基础,建设儿童水上乐园、生态餐厅、窑洞宾馆、采摘园等旅游体验项目,并集中连片开发下赤峪村农家乐项目,健全完善旅游产业链,直接吸收周边310户、1200人就近就业。

大力推进清泉张小红生猪养殖项目、佛崖底田园综合体建设、小寨村有机旱作示范农业区建设、看后村50亩羊肚菌种植基地、水峧村自办鑫旺养殖场等,引导群众增收致富。

围绕地域文化传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打造特色产品品牌,实现了一村一特色、村村有产业、人人比致富,该镇的文化产业项目直接吸收当地570户、2430余人就业。

……

黄崖洞镇依托综治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增加群众收入,培育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化解矛盾纠纷,群众百业兴旺、富足安康。

党建引领

牵起基层社会治理“千条线”

“黄崖洞镇是革命老区,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曾在这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这里的一山一水都镌刻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孕育了淳朴厚道的民风。”张永刚说,这正是该镇实现“三零”单位、农村(社区)创建目标的不二法宝。

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乡村。

基层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如何治理“千条线”,归根到底需要党建这根“绣花针”。

黄崖洞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对村级事务领导力,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一针一线有讲究,一丝一毫求章法。

革命传统教育是该镇党委常抓不懈的必修课。每逢党日活动、每有新同志到岗、每当大事要务启动,均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小寨、西村、宽章红色教育行”,黄崖洞革命传统教育“初心行”等活动,让党员干部在“忆先辈、话传统”中团结干事、为民办事。

对标先进典型,党建提档升级。

对标一流,围绕“学标杆、找差距、定方向”,组织实施“头雁领航”“五事争先”“星级创评”“服务提质”“黄崖讲堂”五大行动。

头雁领航群雁追。不断加大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维稳定、促发展”方面的考核占比,组织行政村“两委”班子承诺亮诺年度工作目标,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践诺、干事创业。

五事争先当标杆。深化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组织党员在干好本职事、完成组织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五个方面,创先进、引风尚,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星级创评争优秀。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细化星级创建标准,选树“富民强村好支书”。

服务提质暖民心。推进机关人员、管理权限、服务事项“三个下沉”,打造特色鲜明的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为民服务代办室”,由村干部为村民登记待办理事项,群众动嘴、干部跑腿。

黄崖讲堂提素质。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专门开设了黄崖洞党员培训教育、西村红色医疗教育等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同时,整合“百姓微讲堂”“流动课堂”等资源,组织村民讲述身边事、评议身边人,和睦邻里情,凝聚正能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黄崖洞镇以党建统领基层社会治理“N”模式,探索打造“一支部一精品”品牌创建活动,建立起“党建引领+武术文化”“党建引领+花灯非遗”“党建引领+红色金融记忆”“党建引领+红色医疗主题教育”“党建引领+搬迁富民”“党建引领+田园生态”等N个主题村落,真正把基层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点上精选、线上深化、面上整合的治理网络已在黄崖洞镇全面铺开,遍布整个社会肌体,使基层社会治理焕发出无限生机……(来源:长治日报 记者张瀚予、解婷)

原标题:筑牢平安基石——黎城县黄崖洞镇“三零”创建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