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老收藏家马贵生与他的广播文化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0-05-08   |  来源: 长治日报
 
分享到:

图为:马贵生正在调试他最钟爱的“东方红牌”收音机。

在长治市潞州区太行东街景家庄村庙前巷,有座青砖红门的二层小楼,69岁的马贵生每天早早就会来到这里,因为这是他用几十年心血营建起来的“通顺和广播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里是他一件件亲自收藏的宝贝——收音机。在一层两大间约80平方米的厅房中,三十几个玻璃展柜中陈列着产自多个国家,达400多个品牌的1000多台收音机,这里真真切切是一个“收音机”的家。马贵生每天来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这些宝贝,给这些宝贝打扫卫生。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将这些宝贝挨个调试一番,几十年如一日。马贵生对收音机情有独钟,源于他的无线电情怀。用他的话说,“收音机在我生命年轮中刻下了温暖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收音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当时是百姓家庭里的奢侈品。马贵生收藏的收音机种类繁多,不仅有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还有集成电路收音机、钟控收音机等,东方红、红灯、熊猫等品牌收音机,各种型号更是应有尽有。每件藏品他都精心修复过,每个品牌的收音机从起源到发展甚至包括产地,马贵生都如数家珍。

马贵生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听广播,同住一院的堂哥赶时髦,有一台旧收音机,他总是晚上溜到堂哥家里去听。十几岁时,他用攒了很久的几块钱,买了一台矿石收音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机器,马贵生高兴地每天合不拢嘴,在收听广播中入睡,又在广播声中醒来。他结婚的时候,工友们要凑份子给他买一件礼品,问他最需要什么,马贵生毫不犹豫地说:就买个收音机吧。于是,大家给他买了一台“蝴蝶牌”半导体收音机。后来生活条件好些了,他又购买了南京生产的“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这个收音机质量真好,到现在都还能收听广播。

萌生出收藏老物件的想法还得从1998年说起。那年的一天,他在一个收废品的三轮车上看到一台老式收音机,觉得很特别很怀旧,便买下来修好,收藏在家里。从那以后,每当看到一台款式陌生的收音机或者相关配件,他都会把它买下来,然后查阅资料,弄清它的“出身”。这么多年来,马贵生为了收藏收音机,把全部的业余时间和大部分收入都用在藏品的搜罗、维修、整理方面。老旧的收音机经过他的精心拾掇,又发出了清晰的声音。他说,特别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收藏的不仅仅是收音机,更是岁月长河中的深刻记忆。这些收音机虽说都是普普通通的机器,但却让人一下子回到那段难忘的时光,重温那段美好的回忆……说起这些年来的收藏经历,马贵生百感交集。

在马贵生心里,最喜欢的是一台老式“东方红牌”收音机。“这台机器生产于1959年,因为它的名字好听,而且体积大,收台多,短波段就有4个按键,里面3个喇叭口径不同,可以分别放高低音,音效特别好”。一说起心爱之物,马贵生兴高采烈。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从几百台到上千台,收音机越收藏越多,就触动了他要办一个展览馆,让广大市民都来参观的想法。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10月3日,他的“通顺和广播文化博物馆”终于建成。在馆内,除了收音机、留声机,还有电视机、电影放映机、电唱机、电影资料、电影海报、有声文物、老钟表等藏品和资料1400多件。在这里,马贵生让这些老物件焕发了新的魅力。博物馆至今已向社会免费开放12年,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人次的参观者。马贵生还开设了长治通顺和广播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即“通顺和网络博物馆”,他坚持每天向社会推送介绍收音机等藏品的相关文史知识。

马贵生用一件件承载着年代记忆的老物件,记录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时代变迁。在他看来,每台收音机都像自己的孩子,再麻烦,再破旧,都饱含着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我会好好守护着这些宝贝疙瘩,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有关声音的记忆。”马贵生望着眼前琳琅满目的收音机,眼中满是怜爱之情。(来源:长治日报 陈艳华)

原标题:收音机里的岁月留声

 


[编辑:马松]

  相关链接
· 保护家乡文化!长子县8旬老人扎根农村写作60余载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人物
长治老收藏家马贵生与他的广播文化博物馆

图为:马贵生正在调试他最钟爱的“东方红牌”收音机。

在长治市潞州区太行东街景家庄村庙前巷,有座青砖红门的二层小楼,69岁的马贵生每天早早就会来到这里,因为这是他用几十年心血营建起来的“通顺和广播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里是他一件件亲自收藏的宝贝——收音机。在一层两大间约80平方米的厅房中,三十几个玻璃展柜中陈列着产自多个国家,达400多个品牌的1000多台收音机,这里真真切切是一个“收音机”的家。马贵生每天来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这些宝贝,给这些宝贝打扫卫生。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将这些宝贝挨个调试一番,几十年如一日。马贵生对收音机情有独钟,源于他的无线电情怀。用他的话说,“收音机在我生命年轮中刻下了温暖的记忆”。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收音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在当时是百姓家庭里的奢侈品。马贵生收藏的收音机种类繁多,不仅有电子管收音机、半导体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还有集成电路收音机、钟控收音机等,东方红、红灯、熊猫等品牌收音机,各种型号更是应有尽有。每件藏品他都精心修复过,每个品牌的收音机从起源到发展甚至包括产地,马贵生都如数家珍。

马贵生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听广播,同住一院的堂哥赶时髦,有一台旧收音机,他总是晚上溜到堂哥家里去听。十几岁时,他用攒了很久的几块钱,买了一台矿石收音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机器,马贵生高兴地每天合不拢嘴,在收听广播中入睡,又在广播声中醒来。他结婚的时候,工友们要凑份子给他买一件礼品,问他最需要什么,马贵生毫不犹豫地说:就买个收音机吧。于是,大家给他买了一台“蝴蝶牌”半导体收音机。后来生活条件好些了,他又购买了南京生产的“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这个收音机质量真好,到现在都还能收听广播。

萌生出收藏老物件的想法还得从1998年说起。那年的一天,他在一个收废品的三轮车上看到一台老式收音机,觉得很特别很怀旧,便买下来修好,收藏在家里。从那以后,每当看到一台款式陌生的收音机或者相关配件,他都会把它买下来,然后查阅资料,弄清它的“出身”。这么多年来,马贵生为了收藏收音机,把全部的业余时间和大部分收入都用在藏品的搜罗、维修、整理方面。老旧的收音机经过他的精心拾掇,又发出了清晰的声音。他说,特别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收藏的不仅仅是收音机,更是岁月长河中的深刻记忆。这些收音机虽说都是普普通通的机器,但却让人一下子回到那段难忘的时光,重温那段美好的回忆……说起这些年来的收藏经历,马贵生百感交集。

在马贵生心里,最喜欢的是一台老式“东方红牌”收音机。“这台机器生产于1959年,因为它的名字好听,而且体积大,收台多,短波段就有4个按键,里面3个喇叭口径不同,可以分别放高低音,音效特别好”。一说起心爱之物,马贵生兴高采烈。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从几百台到上千台,收音机越收藏越多,就触动了他要办一个展览馆,让广大市民都来参观的想法。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10月3日,他的“通顺和广播文化博物馆”终于建成。在馆内,除了收音机、留声机,还有电视机、电影放映机、电唱机、电影资料、电影海报、有声文物、老钟表等藏品和资料1400多件。在这里,马贵生让这些老物件焕发了新的魅力。博物馆至今已向社会免费开放12年,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人次的参观者。马贵生还开设了长治通顺和广播文化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即“通顺和网络博物馆”,他坚持每天向社会推送介绍收音机等藏品的相关文史知识。

马贵生用一件件承载着年代记忆的老物件,记录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时代变迁。在他看来,每台收音机都像自己的孩子,再麻烦,再破旧,都饱含着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我会好好守护着这些宝贝疙瘩,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有关声音的记忆。”马贵生望着眼前琳琅满目的收音机,眼中满是怜爱之情。(来源:长治日报 陈艳华)

原标题:收音机里的岁月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