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90后”第一书记“三把火”燃起百姓脱贫心
发布时间: 2020-03-19   |  来源: 武乡县新闻中心   |  编辑: 邢璐霞   |  责任编辑: 肖贵海
 
分享到:

风和日暖,故城镇河底村处处皆景。

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在乡野蜿蜒伸展,间间整洁干净的村居错落有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备耕的身影……

走进村委会办公室,身穿运动服、戴着眼镜的任杰正忙着整理各类扶贫政策信息,近3年扶贫生涯留给他的印记,是比同龄人显得更沉稳、更踏实。

图为:工作中的任杰(资料图)

2019年5月21日,对任杰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已经驻村一年有余的他在市财政局的安排下,来到河底村当起了“第一书记”。天阴雨雪、居诸不息,揣着“为村子多做一些事情”的念头,任杰一家一户走、田间地头问,吃泡面、喝井水,摸家底、想对策,手心打起了泡、脚底蹭破了皮,225名贫困百姓的疾苦、愿景被牢牢记在了心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想村民持续稳定脱贫,必须在产业上想办法。任杰思忖:新官上任三把火,看来,这第一把火,得先烧烧产业了。

河底村坡宽地广、牧草资源丰富,很适合生态养殖产业。经过和支村“两委”、村民代表、驻村工作队讨论,任杰把“破题之策”投向了黄牛养殖,先后向市财政局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并多次外出考察、协调沟通,建牛棚、接水架电、选牛种……2019年12月,在任杰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河底村“黄牛繁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20头母牛、2头小牛在这里“安家落户”。

丝丝春风染绿田野,牛棚里的小牛有的眯眼晒太阳、有的来回踱方步,悠闲而惬意。“牛场运行三个月了,现在已经下了15头小牛,预计今年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可以带动6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看着日益健壮的小牛犊,任杰开怀地说着。

图为:故城镇河底村

牛棚不远处,贫困户李鸿飞正蹲在土圪堆上,安静地守着小憩的牛群,“全靠着这些牛,2018年才脱了贫。”原来,这个49岁的汉子因三个娃上学“被迫”带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在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支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凭着小额贷款养起了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犊再养牛,终于收入测算超过了贫困户退出标准,他也顺顺当当脱了贫,“那些牛里有俺自己的,也是村集体的。村里每天给俺发60块工资,再加上每年光伏分红,一年下来能挣几万块了。”

“哞哞”的牛叫声渐行渐远,抬眼望去,村委会屋顶上,蓝色多晶硅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被村民称之为“种太阳”的60KW光伏发电工程,把一股股电流源源不断传输出去的同时,也为河底村带回实实在在的效益。

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了稳定的脱贫产业,让村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便成了任杰烧起的第二把火。

几年来,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河底村投资32.7万元建起百姓之家、投资8万元建成小广场、投资35万元修了护村坝和排水渠、投资15万元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资7万元对村道进行拓宽……

图为:故城镇河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为了让基础设施真正“活”起来,这个年仅27岁的“城里干部”拉来了爱心企业捐助、剧团慰问演出、科学技术培训……一项项实打实、心贴心的举措得到了河底村老百姓的称赞和认可,他们总会亲切地把任杰称为:“俺们书记”。

“村子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水泥路铺得整整齐齐,煤改电进了家家户户,俺们书记买回了路灯,马上就要安起来喽。”干净整洁的村道上,66岁的村民程志刚背着手迎面走来,他笑言,如今的河底就是美丽乡村。

村民的致富路子拓宽了、精神文化丰富了,任杰的第三把火便瞄准了内生动力。

建起爱心小超市,通过积分的形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启动文明实践站,让村里的志愿者有了实现价值的场所;开设农民小夜校,为村民讲解种养殖等各类知识;无偿把村集体50余亩土地分发给贫困户,让他们种植辣椒……

火越烧越旺,任杰的“三把火”彻底燃起了河底人脱贫奔康的心劲儿。(来源:武乡县新闻中心 孙媛)

原标题:任杰:“90后”书记的“三把火”



  相关链接
· 长子县围绕“三要”做好决战完胜脱贫攻坚工作
· 赵永进调研长子县项目建设、脱贫攻坚、护林防火等工作
· 武乡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助力脱贫攻坚出实招
· 屯留区如何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区委书记马先明划出重点
· 长治检察:孙友山一行赴扶贫联系点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武乡县
武乡:“90后”第一书记“三把火”燃起百姓脱贫心

风和日暖,故城镇河底村处处皆景。

一条宽敞的水泥路在乡野蜿蜒伸展,间间整洁干净的村居错落有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备耕的身影……

走进村委会办公室,身穿运动服、戴着眼镜的任杰正忙着整理各类扶贫政策信息,近3年扶贫生涯留给他的印记,是比同龄人显得更沉稳、更踏实。

图为:工作中的任杰(资料图)

2019年5月21日,对任杰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已经驻村一年有余的他在市财政局的安排下,来到河底村当起了“第一书记”。天阴雨雪、居诸不息,揣着“为村子多做一些事情”的念头,任杰一家一户走、田间地头问,吃泡面、喝井水,摸家底、想对策,手心打起了泡、脚底蹭破了皮,225名贫困百姓的疾苦、愿景被牢牢记在了心头。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想村民持续稳定脱贫,必须在产业上想办法。任杰思忖:新官上任三把火,看来,这第一把火,得先烧烧产业了。

河底村坡宽地广、牧草资源丰富,很适合生态养殖产业。经过和支村“两委”、村民代表、驻村工作队讨论,任杰把“破题之策”投向了黄牛养殖,先后向市财政局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并多次外出考察、协调沟通,建牛棚、接水架电、选牛种……2019年12月,在任杰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河底村“黄牛繁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20头母牛、2头小牛在这里“安家落户”。

丝丝春风染绿田野,牛棚里的小牛有的眯眼晒太阳、有的来回踱方步,悠闲而惬意。“牛场运行三个月了,现在已经下了15头小牛,预计今年年收入能达到15万元,可以带动6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看着日益健壮的小牛犊,任杰开怀地说着。

图为:故城镇河底村

牛棚不远处,贫困户李鸿飞正蹲在土圪堆上,安静地守着小憩的牛群,“全靠着这些牛,2018年才脱了贫。”原来,这个49岁的汉子因三个娃上学“被迫”带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在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支村“两委”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凭着小额贷款养起了牛,大牛生小牛,卖了牛犊再养牛,终于收入测算超过了贫困户退出标准,他也顺顺当当脱了贫,“那些牛里有俺自己的,也是村集体的。村里每天给俺发60块工资,再加上每年光伏分红,一年下来能挣几万块了。”

“哞哞”的牛叫声渐行渐远,抬眼望去,村委会屋顶上,蓝色多晶硅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被村民称之为“种太阳”的60KW光伏发电工程,把一股股电流源源不断传输出去的同时,也为河底村带回实实在在的效益。

芝麻开花节节高,有了稳定的脱贫产业,让村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便成了任杰烧起的第二把火。

几年来,在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河底村投资32.7万元建起百姓之家、投资8万元建成小广场、投资35万元修了护村坝和排水渠、投资15万元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投资7万元对村道进行拓宽……

图为:故城镇河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为了让基础设施真正“活”起来,这个年仅27岁的“城里干部”拉来了爱心企业捐助、剧团慰问演出、科学技术培训……一项项实打实、心贴心的举措得到了河底村老百姓的称赞和认可,他们总会亲切地把任杰称为:“俺们书记”。

“村子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水泥路铺得整整齐齐,煤改电进了家家户户,俺们书记买回了路灯,马上就要安起来喽。”干净整洁的村道上,66岁的村民程志刚背着手迎面走来,他笑言,如今的河底就是美丽乡村。

村民的致富路子拓宽了、精神文化丰富了,任杰的第三把火便瞄准了内生动力。

建起爱心小超市,通过积分的形式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村里的大事小情;启动文明实践站,让村里的志愿者有了实现价值的场所;开设农民小夜校,为村民讲解种养殖等各类知识;无偿把村集体50余亩土地分发给贫困户,让他们种植辣椒……

火越烧越旺,任杰的“三把火”彻底燃起了河底人脱贫奔康的心劲儿。(来源:武乡县新闻中心 孙媛)

原标题:任杰:“90后”书记的“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