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扎根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 2019-12-26   |  来源: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
 
分享到:

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公司

上党区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牛扎根

(2019年12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十分荣幸参加第二届(2019)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大会,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我叫牛扎根,来自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现任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公司、上党区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现在我把振兴小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特色创建美丽乡村的做法向大家交流与分享,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振兴小镇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区振兴村境内,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2309人,职工3000人,下设1个集团企业,5个子公司,资产总额30亿元,村民人均收入36900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4A级景区、国家五星级企业园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村镇等2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共计6331亩,带动农户1249户。通过几年努力,现已建设形成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体系。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全国五星级企业园区、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省级示范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科普示范基地、市级十佳示范社、长治市人才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振兴小镇在转型中突破,在创新中探索,三带并举抓产业,三生同步建新村,三风共育促文明,三产融合共致富,三级齐抓固党建,走出了一条“五三五新”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 以企带村、以工带农、以商带户,三带并举抓产业

振兴小镇过去是三个有名的“贫困村”,以前那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老百姓祖祖辈辈面对“三大难”:一是上学难,孩子们在破庙里念书;二是吃水难,村里没有水井,吃水要到两里外的山沟里去担;三是走路难,坑坑洼洼全是河沙滩。如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振兴小镇党委一班人的重要抉择。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论证探讨,达成了三大共识:一是以企带村建设新农村,二是以工带农壮大集体经济,三是以商带户发展乡村旅游。于2007年成立了振兴集团,由集团把三个贫困村兼并在一起,进行了整体新建,2008年10月18日,走出大山沟搬进新村,取名上党振兴村,并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民政部门通过。在建设初期,振兴村人投工投劳、夜以继日,新修4条街、9条路35.53万米,改河16.5万米,迁坟397个,挖山填沟156万立方,新建别墅式住宅和单元楼569套。2008年10月18日,全体村民正式乔迁新居。2010年7月,成立了长治县振兴鑫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使中药材种植、核桃经济林、油葵种植初具规模;运输业和商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仅用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产值达到了8000多万元,解决了村内及周边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上党区经济发展的示范村;由集团企业投资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设施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增加值;按照企业投资、农民入股的形式发展商贸物流,鼓励农民投身第三产业。从2015年以来,依托振兴集团对农业、农村农民及乡村旅游先后投资8.5亿元,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新农业改造、新农民教育和乡村旅游。

二、融入生产、便利生活、注重生态,三生同步建新村

1.护绿与植绿并重,突出山水相依的生态美

实施了三大绿化工程,一是山坡植绿工程。规划建设了“五个千亩”种植基地----千亩干果经济林种植、千亩道地药材种植、千亩小杂粮生产、千亩花卉培育和千亩有机蔬果种植,既实现了山坡绿化,也催生了绿色经济。二是身边增绿工程。对村内主干道路、大街小巷全面绿化,并建起牡丹园、芍药园、月季园三座花卉园,村里及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000余亩。三是庭院披绿工程。振兴村大力倡导庭院绿化,为村民提供葡萄及藤蔓植物幼苗,并免费指导种植。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62%,人均绿化面积35㎡,绿化总投资达到6500万元。

2.规划与功能同步,突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美

农户实现了学业医疗保障化、日常做饭燃气化、冬季取暖供热化、用电照明光伏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的“五化”目标和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统一供热、统一供气、统一供水、统一供电、通5G网络、通数字电视、通程控电话的“五化四供三通”目标。

3.保护与恢复并举,突出古今对话的和谐美

为确保农耕文明的记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村建设中,坚持保护与恢复并举,将一些相对完整的古建院落保护下来,并对一些重要历史遗迹进行了恢复重建。目前,振兴村共保护恢复古建院落9处,旧址重建融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槐荫寺一座,新建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茅草屋三处,新建极富古典风格的红色收藏馆和上党战役展览馆个一处。并将古建院落和新建民居开发为民俗酒店,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在传承中超越其价值的目的。

三、转民风、治家风、养村风,三风共育促文明

一是积极建设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先后建起了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主题的孝廉公园一处、梅兰竹菊四大民俗文化长廊,同时对村内的四条街、九条路分别以仁、义、礼、智、信、贤、德、文、明等传统文化精髓加崇字打头进行命名。二是每年定期开展各类传承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邀请各类专家学者举办国学讲座,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等。特别是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将邻近村里的近千名老人都请来,进行免费体检,发放慰问品,合照全家福,举办长街宴,让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美德扎根在每位村民心中。三是以“三色”文化影响教育村民:先后推出了以体验农耕文明、民俗特色为主的“金”色文化;以传承革命精神、先烈遗志为主的“红”色文化;以牢记传统美德、历史根脉的“古”色文化。通过这些文化渗透与传播,不仅让村民始终牢记先辈勤劳俭朴、敬业持家的光荣传统,也使之成为振兴人永远向前的精神基因。

四、旅农相融、旅工结合、旅商互促,三产融合共致富

1.旅农相融,提升农业品质

为了农业能更好的服务于旅游发展,按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功能,采用公司+农业+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目前,已建设特色化农庄六处,规模化种植基地三处,农艺博览园三处,不仅丰富了种植内容,提升了农业品质,推动了旅游发展,而且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性、积极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推出了马刨泉矿泉水、上党振兴村酒、振兴村老陈醋、小杂粮、葵花油、核桃等产品,农产品已涵盖三大门类十余个品种,年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

2.旅工结合,催热城乡建设

乡村旅游的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使更多城市的目光开始关注乡村。借助这个平台,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和小景点、酒庄、城镇住宅的开发建设。核心景区的秋千园、拓展训练基地、跑马场、民俗酒店全部由企业投资建设。同时,容纳160余家商户的上党印象商贸一条街全部营业。

3.旅商互促,带动餐饮物流

为确保乡村旅游的乡村特色,丰富吃住游购娱的旅游产品体验。近年来,我村推出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鼓励农民建设农家乐170余户,民俗酒店六处,民俗养生九处,容纳600人就餐的生态酒店一处,成立了太行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可容纳1000人同时住宿、2000人同时就餐,3000人同时培训,所有餐饮住宿全部以纯绿色原生态的菜品制作为主,有效吸引了周边旅客,已成为振兴村一大主导产业。同时,开通了市区至振兴的公交班车和旅游直通车,建起了物流中心和快递服务站,成立了村镇银行,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00余万元。形成了全村互动抓旅游,家家户户都赚钱的大好局面。2018年12月28日,振兴小镇被评选为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

五、党委抓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三级齐抓固党建

党委抓大事,就是在“决策”上出实招。按照党委班子成员分工,认真落实党委委员包村、包企业;支部委员包组、包项目;党员代表包户、包部门的党建工作机制。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自身修养,念好“六字诀”,即严字当头,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学字为先,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干字为重,干事创业是人生追求。廉字为荣,清正廉洁是最高操守。贤字为尺,公道用人是重要职责。实字为要,取得实效是衡量标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乡村都市这篇大文章,坚持上下同心,坚持共建共享,汇成各项工作的大合唱,力争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争创全国优秀基层组织。

支部办实事,就是在“民生”上下功夫。今年6月29日,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的振兴村“初心园”开园了。“初心园”内,振兴党群馆、振兴展览馆、家风家训馆、村史村志馆同时开馆,高标准建设了新党建云平台、新党员活动室、新党员文化墙、新便民服务站、新综治办公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学雷锋自愿服务站,这是振兴村党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振兴5G智慧党建是党群馆最大的亮点,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品牌。即基层党建工作指挥中心,基层党建云平台,实现5G网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让广大党员共享优质的党建资源。

党员做好事,就是在“本色”上不动摇。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根据每个党员终身必读十本书,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要求,按照包街联户制度,每位党员每月必须自觉的做好一件事:义务植树、义务劳动、义务打扫环境卫生、义务护林防火等,每人每年要求做到好事12件。积极开展“三亮三做”活动,即包村领导要亮身份,做示范。两委干部要亮承诺,转作风。党员代表要亮行动,树形象。

六、打造新平台、注入新血液、开发新业态、追求新模式、强化新引领

1.产业融合发展,品牌转型升级

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引领示范、休闲农业特色打造为主线,以中低产田改造、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项目为抓手,着重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农产品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2.五个千亩基地,共建共享发展

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合作社现有现代农业连栋智能大棚4个,高标准化日光温室7个和千亩小杂粮种植基地、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千亩经济林种植基地、千亩花卉种植基地、千亩蔬菜种植基地等5处,同时配套有生态餐厅与乡村振兴人才学院,一个集生产、观光、采摘、创意、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日趋成熟。

3.提升农业品质,带动群众致富

合作社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细化支出范围,确保专款专用。合作社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农业品质,带动了我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和增收。随着后期的深加工和市场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得到整体融合和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村恰如其名,要在希望田野上,创造美好生活的榜样;乡村振兴道路,振兴村正当其时,要在绿色发展中,建成乡村振兴的典范。今后,今后我们一定要学名村,赶强村,向共产主义小区迈进,把振兴小镇建成一个一产改天换地,二产顶天立地,三产铺天盖地的新振兴。

谢谢大家,真诚欢迎大家莅临我们山西上党振兴小镇参观指导。(来源:中国合作经济学会)

原标题: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扎根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上的发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特色创建美丽乡村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 光荣!长治牛扎根参加“国庆”群众游行
· 牛扎根:扎根土地 继续奋斗
· 牛扎根上榜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拟入选名单
· 牛扎根,北京捧回“国字”荣誉!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振兴
牛扎根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上的发言

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公司

上党区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牛扎根

(2019年12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十分荣幸参加第二届(2019)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大会,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相互学习,互相交流。我叫牛扎根,来自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现任山西上党振兴现代农业集团公司、上党区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现在我把振兴小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特色创建美丽乡村的做法向大家交流与分享,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振兴小镇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区振兴村境内,总面积12.6平方公里,农业人口2309人,职工3000人,下设1个集团企业,5个子公司,资产总额30亿元,村民人均收入36900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4A级景区、国家五星级企业园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村镇等27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共计6331亩,带动农户1249户。通过几年努力,现已建设形成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体系。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全国五星级企业园区、全国绿色农业特产示范基地、省级示范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科普示范基地、市级十佳示范社、长治市人才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振兴小镇在转型中突破,在创新中探索,三带并举抓产业,三生同步建新村,三风共育促文明,三产融合共致富,三级齐抓固党建,走出了一条“五三五新”模式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 以企带村、以工带农、以商带户,三带并举抓产业

振兴小镇过去是三个有名的“贫困村”,以前那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老百姓祖祖辈辈面对“三大难”:一是上学难,孩子们在破庙里念书;二是吃水难,村里没有水井,吃水要到两里外的山沟里去担;三是走路难,坑坑洼洼全是河沙滩。如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振兴小镇党委一班人的重要抉择。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的论证探讨,达成了三大共识:一是以企带村建设新农村,二是以工带农壮大集体经济,三是以商带户发展乡村旅游。于2007年成立了振兴集团,由集团把三个贫困村兼并在一起,进行了整体新建,2008年10月18日,走出大山沟搬进新村,取名上党振兴村,并通过国家工商总局登记注册,民政部门通过。在建设初期,振兴村人投工投劳、夜以继日,新修4条街、9条路35.53万米,改河16.5万米,迁坟397个,挖山填沟156万立方,新建别墅式住宅和单元楼569套。2008年10月18日,全体村民正式乔迁新居。2010年7月,成立了长治县振兴鑫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使中药材种植、核桃经济林、油葵种植初具规模;运输业和商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仅用三年时间,村集体经济产值达到了8000多万元,解决了村内及周边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上党区经济发展的示范村;由集团企业投资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设施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增加值;按照企业投资、农民入股的形式发展商贸物流,鼓励农民投身第三产业。从2015年以来,依托振兴集团对农业、农村农民及乡村旅游先后投资8.5亿元,实施了新农村建设、新农业改造、新农民教育和乡村旅游。

二、融入生产、便利生活、注重生态,三生同步建新村

1.护绿与植绿并重,突出山水相依的生态美

实施了三大绿化工程,一是山坡植绿工程。规划建设了“五个千亩”种植基地----千亩干果经济林种植、千亩道地药材种植、千亩小杂粮生产、千亩花卉培育和千亩有机蔬果种植,既实现了山坡绿化,也催生了绿色经济。二是身边增绿工程。对村内主干道路、大街小巷全面绿化,并建起牡丹园、芍药园、月季园三座花卉园,村里及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000余亩。三是庭院披绿工程。振兴村大力倡导庭院绿化,为村民提供葡萄及藤蔓植物幼苗,并免费指导种植。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62%,人均绿化面积35㎡,绿化总投资达到6500万元。

2.规划与功能同步,突出中西合璧的建筑美

农户实现了学业医疗保障化、日常做饭燃气化、冬季取暖供热化、用电照明光伏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的“五化”目标和道路硬化、院内绿化、村中亮化、统一供热、统一供气、统一供水、统一供电、通5G网络、通数字电视、通程控电话的“五化四供三通”目标。

3.保护与恢复并举,突出古今对话的和谐美

为确保农耕文明的记忆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村建设中,坚持保护与恢复并举,将一些相对完整的古建院落保护下来,并对一些重要历史遗迹进行了恢复重建。目前,振兴村共保护恢复古建院落9处,旧址重建融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槐荫寺一座,新建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茅草屋三处,新建极富古典风格的红色收藏馆和上党战役展览馆个一处。并将古建院落和新建民居开发为民俗酒店,实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传承,在传承中超越其价值的目的。

三、转民风、治家风、养村风,三风共育促文明

一是积极建设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先后建起了以二十四孝故事为主题的孝廉公园一处、梅兰竹菊四大民俗文化长廊,同时对村内的四条街、九条路分别以仁、义、礼、智、信、贤、德、文、明等传统文化精髓加崇字打头进行命名。二是每年定期开展各类传承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邀请各类专家学者举办国学讲座,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等。特别是每年的九九重阳节,将邻近村里的近千名老人都请来,进行免费体检,发放慰问品,合照全家福,举办长街宴,让中华民族爱老敬老的美德扎根在每位村民心中。三是以“三色”文化影响教育村民:先后推出了以体验农耕文明、民俗特色为主的“金”色文化;以传承革命精神、先烈遗志为主的“红”色文化;以牢记传统美德、历史根脉的“古”色文化。通过这些文化渗透与传播,不仅让村民始终牢记先辈勤劳俭朴、敬业持家的光荣传统,也使之成为振兴人永远向前的精神基因。

四、旅农相融、旅工结合、旅商互促,三产融合共致富

1.旅农相融,提升农业品质

为了农业能更好的服务于旅游发展,按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功能,采用公司+农业+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目前,已建设特色化农庄六处,规模化种植基地三处,农艺博览园三处,不仅丰富了种植内容,提升了农业品质,推动了旅游发展,而且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性、积极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推出了马刨泉矿泉水、上党振兴村酒、振兴村老陈醋、小杂粮、葵花油、核桃等产品,农产品已涵盖三大门类十余个品种,年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

2.旅工结合,催热城乡建设

乡村旅游的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使更多城市的目光开始关注乡村。借助这个平台,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和小景点、酒庄、城镇住宅的开发建设。核心景区的秋千园、拓展训练基地、跑马场、民俗酒店全部由企业投资建设。同时,容纳160余家商户的上党印象商贸一条街全部营业。

3.旅商互促,带动餐饮物流

为确保乡村旅游的乡村特色,丰富吃住游购娱的旅游产品体验。近年来,我村推出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鼓励农民建设农家乐170余户,民俗酒店六处,民俗养生九处,容纳600人就餐的生态酒店一处,成立了太行乡村振兴人才学院,可容纳1000人同时住宿、2000人同时就餐,3000人同时培训,所有餐饮住宿全部以纯绿色原生态的菜品制作为主,有效吸引了周边旅客,已成为振兴村一大主导产业。同时,开通了市区至振兴的公交班车和旅游直通车,建起了物流中心和快递服务站,成立了村镇银行,建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8000余万元。形成了全村互动抓旅游,家家户户都赚钱的大好局面。2018年12月28日,振兴小镇被评选为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

五、党委抓大事、支部办实事、党员做好事,三级齐抓固党建

党委抓大事,就是在“决策”上出实招。按照党委班子成员分工,认真落实党委委员包村、包企业;支部委员包组、包项目;党员代表包户、包部门的党建工作机制。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自身修养,念好“六字诀”,即严字当头,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学字为先,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干字为重,干事创业是人生追求。廉字为荣,清正廉洁是最高操守。贤字为尺,公道用人是重要职责。实字为要,取得实效是衡量标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乡村都市这篇大文章,坚持上下同心,坚持共建共享,汇成各项工作的大合唱,力争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争创全国优秀基层组织。

支部办实事,就是在“民生”上下功夫。今年6月29日,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的振兴村“初心园”开园了。“初心园”内,振兴党群馆、振兴展览馆、家风家训馆、村史村志馆同时开馆,高标准建设了新党建云平台、新党员活动室、新党员文化墙、新便民服务站、新综治办公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学雷锋自愿服务站,这是振兴村党建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振兴5G智慧党建是党群馆最大的亮点,打造一中心一平台一品牌。即基层党建工作指挥中心,基层党建云平台,实现5G网络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让广大党员共享优质的党建资源。

党员做好事,就是在“本色”上不动摇。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根据每个党员终身必读十本书,一生做好一件事的要求,按照包街联户制度,每位党员每月必须自觉的做好一件事:义务植树、义务劳动、义务打扫环境卫生、义务护林防火等,每人每年要求做到好事12件。积极开展“三亮三做”活动,即包村领导要亮身份,做示范。两委干部要亮承诺,转作风。党员代表要亮行动,树形象。

六、打造新平台、注入新血液、开发新业态、追求新模式、强化新引领

1.产业融合发展,品牌转型升级

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以传统农业提质增效、现代农业引领示范、休闲农业特色打造为主线,以中低产田改造、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项目为抓手,着重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农产品品牌建设、产业融合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上探索了一条新路径。

2.五个千亩基地,共建共享发展

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合作社现有现代农业连栋智能大棚4个,高标准化日光温室7个和千亩小杂粮种植基地、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千亩经济林种植基地、千亩花卉种植基地、千亩蔬菜种植基地等5处,同时配套有生态餐厅与乡村振兴人才学院,一个集生产、观光、采摘、创意、培训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日趋成熟。

3.提升农业品质,带动群众致富

合作社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监管机制,细化支出范围,确保专款专用。合作社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农业品质,带动了我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充分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和增收。随着后期的深加工和市场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得到整体融合和提高。

乡村振兴战略,振兴村恰如其名,要在希望田野上,创造美好生活的榜样;乡村振兴道路,振兴村正当其时,要在绿色发展中,建成乡村振兴的典范。今后,今后我们一定要学名村,赶强村,向共产主义小区迈进,把振兴小镇建成一个一产改天换地,二产顶天立地,三产铺天盖地的新振兴。

谢谢大家,真诚欢迎大家莅临我们山西上党振兴小镇参观指导。(来源:中国合作经济学会)

原标题:振兴鑫源有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牛扎根在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上的发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特色创建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