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矿山发展的“眼睛”——记赵庄煤业封云杰
发布时间: 2019-12-25   |  来源: 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   |  编辑: 邢璐霞   |  责任编辑: 肖贵海
 
分享到:

煤矿地测工作人员常被称为“矿山尖兵”“煤矿眼睛”,为矿井安全生产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地质保障数据,没有他们,煤矿安全生产就等于蒙着眼睛作业。这项工作的艰苦、责任的重大,更是让许多专业人员望而却步。在赵庄煤业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选择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足迹早已遍及矿井的每一个角落,而他也凭着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带领一批批矿井地测技术人员探明一个又一个地质构造,为矿井安全生产破除一个个发展“绊脚石”,为煤矿安全生产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就是晋煤集团赵庄煤业地质测量部主任工程师封云杰。

图为:工作中的封云杰

2004年,赵庄煤矿投产在即,为响应集团公司“西进北上”的集结号角,当时已是凤凰山矿安调中心主任助理的封云杰毅然决然随着第一批拓荒者来到丹朱大地。

“和老三矿相比,赵庄煤矿井下现场‘五害’俱全,尤其是煤层软、顶底板软、矿压大、瓦斯大、构造多、变化多、涌水大,虽说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就是地质矿物勘查,并且已经在凤凰山矿有了8年的煤矿井下工作经验,但是赵庄矿现场的困难还是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更要把地测工作做准做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最坚实的地质技术保障。”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封云杰的话语间透漏出一份责任和担当,也正是这份敢于担当的责任心,指引着初来乍到的封云杰住工棚、吃摊饭,从此一扎根就是十五年。

复杂多变的井下地质条件,注定赵庄煤业需要更为精确、更为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地质构造预测预报准确率,封云杰和同事们积极探寻国内外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手段。作为在二维地震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三维地震技术具有勘探获得信息量丰富、地震剖面分辨率高的优点,而新技术的初次使用就已“初露锋芒”。记得建井初期,当时初步设计的首采1301工作面,时任总工办主任助理的封云杰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现首采面附近发育一个落差43米的逆断层!赵庄煤矿项目管理处随即根据这一地质信息将工作面向西调整,为工作面顺利圈出回采奠定坚实基础。新技术的首次使用不仅显露出在地质勘探精度上的精准性,也促使封云杰更加坚定了要提高矿井整体地测技术水平的决心。

虽然新技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井预测预报准确率,但赵庄矿极其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让封云杰深知,有限提高的准确率不足以为逐步延伸开采的矿井提供更为精确的地质预报,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好已知的地质信息,进一步提高矿井预测预报准确率成为封云杰孜孜不倦的追求。

三维地震数据二次精细化处理解释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已有三维地震资料和已开采揭露的地质构造规律反馈给相关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根据井下采掘生产验证特点、补充煤田地质勘探孔测井资料对物理参数进行校正修改,重点对落差在3-5米之间的的断层和直径在10-25米之间的陷落柱进行二次精细化处理解释,以此进一步提高地测预报准确率。

“地质工作必须深入井下一线,收集实测井下揭露的原始地质资料,煤层顶底板岩性、标高,煤层厚度等地质资料都需要去工作面观测,井下所有采掘头面都已记不清走了多少趟了,还有地面野外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基本上每天都要驱车前往现场,经常盯在现场,最长的时间整整一个月没有回过家。”封云杰用略显“风轻云淡”的口吻向记者讲述着当时的艰辛。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封云杰的辛勤钻研,换来的是矿井地质预报准确率的显著提高。记得那是2010年,通过前期精查地质勘探期间探查出五盘区5317工作面东部附近有一个煤层冲刷带,但受技术条件限制,煤层冲刷带具体位置在哪?冲刷带边缘如何进一步准确圈定?……一系列问题久久地萦绕在封云杰的脑海。

五盘区作为矿井主采盘区,煤层冲刷带位置一但不能准确标定,不仅将直接影响到矿井五盘区综采工作面圈定,甚至会对矿井产量提升造成影响。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内确定煤层冲刷带相关数据,封云杰立即带上相关数据,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中国煤炭地质局,整整两天时间内,封云杰从早到晚始终盯在三维地震工作站前,同相关专家一次次数据验证、一次次对比分析、一次次讨论研究、一次次翻看资料,最终根据携带的相关地质影像资料及数据确定煤层冲刷带边界,为矿井5317工作面巷道掘进、采面布置提供科学准确的地质数据,为矿井完成全年产量奠定了基础。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正是多年来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和刻苦钻研的工作常态,封云杰先后5次获得集团公司科研工作奖项、2次取得国家奖项,其中《晋城矿区煤层气(瓦斯)资源及灾害隐患地震探测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报告更是先后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鉴定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而封云杰也凭借多项科研成果喜获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六批煤炭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大师”称号。

“我和煤矿有缘,和晋煤有缘。”谈起24年来的煤矿生涯,封云杰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句话。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务实担当的作风、坚韧执着的品质,努力钻研、不断进取,渐渐从一名大学生蜕变成长为地质测量战线上的得力干将,用一项项纪录、一次次突破,在深邃幽暗的巷道里谱写出一曲当代矿工最美的奋斗之歌。(陈鑫)



  相关链接
· 赵庄煤业:以技改创新锻造高效发展“新引擎”
· 赵庄煤业:推动矿井基础工作整治再上新台阶
· 赵庄煤业组织学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赵庄煤业:多点发力为人才梯队建设“提档加速”
· 史宇荣深入赵庄煤业调研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综合资讯
当好矿山发展的“眼睛”——记赵庄煤业封云杰

煤矿地测工作人员常被称为“矿山尖兵”“煤矿眼睛”,为矿井安全生产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地质保障数据,没有他们,煤矿安全生产就等于蒙着眼睛作业。这项工作的艰苦、责任的重大,更是让许多专业人员望而却步。在赵庄煤业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选择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足迹早已遍及矿井的每一个角落,而他也凭着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业务技能,带领一批批矿井地测技术人员探明一个又一个地质构造,为矿井安全生产破除一个个发展“绊脚石”,为煤矿安全生产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就是晋煤集团赵庄煤业地质测量部主任工程师封云杰。

图为:工作中的封云杰

2004年,赵庄煤矿投产在即,为响应集团公司“西进北上”的集结号角,当时已是凤凰山矿安调中心主任助理的封云杰毅然决然随着第一批拓荒者来到丹朱大地。

“和老三矿相比,赵庄煤矿井下现场‘五害’俱全,尤其是煤层软、顶底板软、矿压大、瓦斯大、构造多、变化多、涌水大,虽说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就是地质矿物勘查,并且已经在凤凰山矿有了8年的煤矿井下工作经验,但是赵庄矿现场的困难还是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我更要把地测工作做准做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最坚实的地质技术保障。”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封云杰的话语间透漏出一份责任和担当,也正是这份敢于担当的责任心,指引着初来乍到的封云杰住工棚、吃摊饭,从此一扎根就是十五年。

复杂多变的井下地质条件,注定赵庄煤业需要更为精确、更为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地质构造预测预报准确率,封云杰和同事们积极探寻国内外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手段。作为在二维地震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三维地震技术具有勘探获得信息量丰富、地震剖面分辨率高的优点,而新技术的初次使用就已“初露锋芒”。记得建井初期,当时初步设计的首采1301工作面,时任总工办主任助理的封云杰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现首采面附近发育一个落差43米的逆断层!赵庄煤矿项目管理处随即根据这一地质信息将工作面向西调整,为工作面顺利圈出回采奠定坚实基础。新技术的首次使用不仅显露出在地质勘探精度上的精准性,也促使封云杰更加坚定了要提高矿井整体地测技术水平的决心。

虽然新技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井预测预报准确率,但赵庄矿极其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让封云杰深知,有限提高的准确率不足以为逐步延伸开采的矿井提供更为精确的地质预报,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好已知的地质信息,进一步提高矿井预测预报准确率成为封云杰孜孜不倦的追求。

三维地震数据二次精细化处理解释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已有三维地震资料和已开采揭露的地质构造规律反馈给相关科研机构,科研机构根据井下采掘生产验证特点、补充煤田地质勘探孔测井资料对物理参数进行校正修改,重点对落差在3-5米之间的的断层和直径在10-25米之间的陷落柱进行二次精细化处理解释,以此进一步提高地测预报准确率。

“地质工作必须深入井下一线,收集实测井下揭露的原始地质资料,煤层顶底板岩性、标高,煤层厚度等地质资料都需要去工作面观测,井下所有采掘头面都已记不清走了多少趟了,还有地面野外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基本上每天都要驱车前往现场,经常盯在现场,最长的时间整整一个月没有回过家。”封云杰用略显“风轻云淡”的口吻向记者讲述着当时的艰辛。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封云杰的辛勤钻研,换来的是矿井地质预报准确率的显著提高。记得那是2010年,通过前期精查地质勘探期间探查出五盘区5317工作面东部附近有一个煤层冲刷带,但受技术条件限制,煤层冲刷带具体位置在哪?冲刷带边缘如何进一步准确圈定?……一系列问题久久地萦绕在封云杰的脑海。

五盘区作为矿井主采盘区,煤层冲刷带位置一但不能准确标定,不仅将直接影响到矿井五盘区综采工作面圈定,甚至会对矿井产量提升造成影响。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内确定煤层冲刷带相关数据,封云杰立即带上相关数据,马不停蹄地驱车前往中国煤炭地质局,整整两天时间内,封云杰从早到晚始终盯在三维地震工作站前,同相关专家一次次数据验证、一次次对比分析、一次次讨论研究、一次次翻看资料,最终根据携带的相关地质影像资料及数据确定煤层冲刷带边界,为矿井5317工作面巷道掘进、采面布置提供科学准确的地质数据,为矿井完成全年产量奠定了基础。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正是多年来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和刻苦钻研的工作常态,封云杰先后5次获得集团公司科研工作奖项、2次取得国家奖项,其中《晋城矿区煤层气(瓦斯)资源及灾害隐患地震探测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报告更是先后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鉴定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而封云杰也凭借多项科研成果喜获2019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六批煤炭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技能大师”称号。

“我和煤矿有缘,和晋煤有缘。”谈起24年来的煤矿生涯,封云杰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这句话。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务实担当的作风、坚韧执着的品质,努力钻研、不断进取,渐渐从一名大学生蜕变成长为地质测量战线上的得力干将,用一项项纪录、一次次突破,在深邃幽暗的巷道里谱写出一曲当代矿工最美的奋斗之歌。(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