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70年长治科技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发布时间: 2019-10-09   |  来源: 长治日报   |  编辑: 冯庆   |  责任编辑: 肖贵海
 
分享到:

1949年10月15日,长治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对技术创新工作作出部署。70年来,长治科技人栉风沐雨奋战在科技创新一线,从简单为工农业技术革新提供服务到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科技工作越来越深度融入经济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建设美丽幸福长治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服务手工业农业生产起步

1950年4月6日,长治工矿区首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时任长治工矿区主任的董富彦,在工作报告中针对恢复长治手工业发展,强调不论哪一个手工业,都应提高技术、质量,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分行业组织技术座谈会”来提高技术。针对农业生产,董富彦强调:“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必须提倡帮助农民,改良技术,调换种籽,进行温场浸种、消毒……使科学与农民的实际经验相结合。”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长治科技工作的起步,从服务于全市手工业和农业发展伊始,从小技术、小革新的推广,科技创新工作逐步发展壮大起来。1958年成立了长治市科学工作委员会,1969年撤销科委成立科技办公室,1973年科技办公室升格为科技局,1978年再次成立科委,2001年改为长治市科技局,2019年机构改革优化科技局管理职能。

70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工作从1956年的“向科学进军”到1978年的“科学的春天”,从科技服务经济建设,到构建面向创新驱动的新型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一路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一路深化体制改革,紧密围绕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需求,先后实施了科技扶贫、人才智力、知识产权、科技信息“村村通”、农村科技特派员、高企倍增、成果转化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取得较好成效。长治市从1999年开始,连续8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2008年,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行列,2009年,成功跨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已成为促进长治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支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作为煤焦冶电等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长治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工业固废,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市科技局广泛调研,于2017年引进武汉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成立了长治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固废转化的大规模、高值化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的引进与转化,努力开辟固废新的利用途径。目前,依托该研究院的技术开展的工业固废路面基层材料试验公路开始铺设,“煤制油灰渣建材资源化技术研究”成功列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获得国家科技资金扶持。

近年来,长治市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转型,瞄准长治市产业转型重点项目,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尖”,推动重大技术“迭代创新”工作,组织长治市企业“不对称创新”超前布局,通过“逐企”分析研判,积极落实一批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在长治的转化应用,扶持潞安半导体深紫外LED量产技术、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院、久安人工心脏、高科华烨、纳安健康、山大固废综合利用襄垣基地等重点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源头引领和永续支持。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唯美诺众创空间是长治市建设的第一个众创空间,长期以来坚持“创意+工厂”的双创模式,加快基地自身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整合知识产权代理、法律咨询、管理培训、财务审计、创业辅导、投融资担保、科技咨询、管理咨询等服务方式,贴近入驻企业的现实需求,扎实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了具有唯美诺特色的双创模式,在全国进行了复制推广。

在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长治市加快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不断推进双创工作水平,去年以来承办了全省推广唯美诺双创模式现场推进会,全市新建了长轴1945、潞城双创基地、高新区双创梦工厂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双创平台,全市创新创业扎实推进,亮点迸发,全市共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7家,其中2家国家备案;科技部备案星创天地12家,在国务院大督查中,长治市双创工作获得通报表彰,为全市乃至全省争了光。双创工作的扎实开展,成为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推手。

此外,在新体系构建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增强。通过财政支持、创新创业大赛激励、科技“创新券”扶持等举措,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2018年新培育了38家高新技术企业,使全市高企数量达到87家,高新技术企业创造工业总产值达到425亿元,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持续提升。强化企业科研能力水平建设,依托潞安集团建设了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中心;全年新建了煤系固废治理、热表处理两个山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高性能输送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目前,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达到26家,其中省级以上10家,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能力越来越强劲,潞安180项目高硫煤清洁利用制造出煤基高端合成油、壶化集团数码电子雷管实现国内水下“第一爆”、澳瑞特航天自行车独步天宫空间站、振东集团加快道地中药产业发展等,科技成为引领长治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的民生导向日益强劲

2019年7月4日,平顺县石城镇豆峪村,市科技局选派的“三区”人才、高级农艺师路世竑,借助该村“农民夜校”平台,开展了花椒提质增效集成技术服务培训。他白天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夜晚利用乡村夜校场所,围绕花椒树品种更新、苗木育种、修剪技术、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品牌建设7个内容,向农民群众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此次培训活动只是长治市“三区”人才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科技局组织的13支“三区”人才项目团队73名各领域科技专家深入5个贫困县扎实开展了多场技术培训服务活动,进一步示范推广了农业科技成果,为助推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长治市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工程,结合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部署,推动农业科技对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突出科技人才支持,强化科技项目支撑,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市科技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精心编印《科技扶贫产业推广实例18项》,面向全市扶贫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大力实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特派员工程,仅2018年一年,就通过12396微信服务平台发布信息653项,专家咨询和现场服务35次。《科技在线》电视栏目制作科技节目27个,栏目播出52期。市科技局深化科技特派员改革,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围绕精准扶贫、“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40余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6000余人次,示范辐射带动农民群众60000余人。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长治科技事业70年不平凡的历程,长治市坚持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领科技创新工作全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持续提升。我们坚信,长治的科技创新工作一定能够融合于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为长治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打造山西重要增长极、建设美丽幸福长治提供有力的支撑。

市科技局开展助民增收帮扶活动

本报讯近日,市科技局党组结合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领全市科技系统的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帮助定点帮扶村发展产业项目,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协调解决滞销的旱地西红柿1万多斤,帮助群众走出了困境,体现了为民解忧的责任和担当。

壶关县店上镇琚家庄村是市科技局的结对帮扶村,市科技局积极帮扶其发展旱地西红柿种植产业,组织蔬菜专家蹲点开展技术指导,经过几年的发展,旱地西红柿成为该村重要的脱贫产业,2019年共有30多户村民种植旱地西红柿500多亩。近日,局扶贫工作队在驻村入户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旱地西红柿今年获得大丰产,很多种植户反映销售上存在困难,大量的成熟西红柿滞销在家中,如果不及时销售,将会腐烂变质,使群众利益遭到损害。

市科技局党组得悉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由局领导带队赴帮扶村实地查看滞销情况,在全市科技系统倡导开展了消费扶贫,并安排工作队往市里免费运输西红柿。除此之外,市科技局党组主动对接市场,积极协调需求量较大的客户,为帮扶村争取到一份1万斤的销售合同。经过多方支持,9月25日,帮扶村库存滞销西红柿全部销售完毕。

此次帮扶活动,充分调动了帮扶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增强了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换来了老百姓对扶贫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继续通过拓宽农产品和经济作物的销售渠道,帮助帮扶村发展产业,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来源:长治日报孙晓钟)

原标题: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关链接
· 平安产险山西分公司长治:科技如何成为第一生产力
· 产教融合育工匠!长治科技学校职教迎来新发展
· 长治科技局组织专家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
· 长治:科技特派员进田间
· 长治科技局组织企业参加“百校百企”对接会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