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名:勿忘历史永记英烈
发布时间: 2019-08-06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对研究地名文化的我来说,觉得应该写一篇与红色村名有关的文章,一是梳理一下自己几年写红色村名的经历;二是以此纪念抗战胜利,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三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作为文明活化石的地名,默默地却又时时开口。

图为:烈士纪念碑

我所写的红色村名,是狭义的,专指烈士或有突出贡献的人,而将原来的村名更改,供后人纪念的村庄名。不包括革命纪念地和战斗遗址。

一片片血火文章

几年前,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创办了《红色太行》报纸(每月一期)和刊物(每季一期),我出于对历史文化的爱好,每次都看。会长李志文和总编杨宏伟让我写点儿有关红色文物的文章,我有些犯难,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收藏到解放前的革命文物实物资料,但李会长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你不能写一下你所擅长的红色地名吗?那可能更有意义。”我便从我熟悉的地名入手写作,开始写长治的,慢慢扩展到周围地市,还包括河南焦作、河北邯郸等地。每篇文章千字左右,先介绍村名来历,叙述英雄的出生和事迹,最后点明红色村名的纪念意义,和实物、碑亭等,配以一或两幅图片,或村名照片,或烈士故居,或牺牲场所,或纪念碑亭等。我还在《长治日报》文化版上,刊登过部分文章。

这些红色村名,通过革命文物收藏网和报刊、网站,将烈士的英名传向更远的地方。几年下来,有许多人在微信上、生活中、网络上与我交流。现在我将有关内容编入了即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党指纹——长治地名纵横谈》一书。现在我搜集的资料很多,发表了“红色村名”38篇,其中长治市九个,三个在沁源县,一个在武乡县,一个在沁县,一个在潞城市,一个在长子县,一个在平顺县,一个在壶关县。有一次,原长治日报社老社长王占禹,看到我的“红色村名”系列文章后,鼓励我说:“到时候可以结集出版,这对下一代更有教育意义。”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动力。

一段段感人故事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几年来,我寻访烈士资料,踏访烈士遗迹的场景一下子又涌现到了眼前。

我写的第一篇红色村名是平顺县克昌村,因抗日战争时白克昌带领一个班的人参军,为表彰他,当时平顺县人民政府把密峪村改成克昌村。我专门找到了白克昌的女儿白艳春夫妇,他们提供了许多保存的白克昌生前的照片和书籍,使我对白克昌有了更深的了解。文章刊出后,我专门给他们送去报纸,他们连连感谢,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

武乡县尚元村,本来叫皮堙村,村因民兵王尚元牺牲而改名。前年,村民领着我来到村外为烈士立碑的地方,我们踏着荒草,找到半圆的烈士碑,村民为我寻找红色历史的“义举”连连称赞。

在沁县段柳乡尚义村,我走访了村里老干部,了解了村名的由来。老干部绘声绘色地给我讲,王尚贤被日军追捕逃脱不得时,十分惋惜,我们都充满敬意。当说到村子得名时,资料上说王尚贤牺牲后,用保留姓名中一个字的办法改村名,他说:“不一定是这样的,可能还有其他意义”,但随即他又说:“我们宁愿相信村名是为纪念烈士而改的。”在长胜村(当地称塔底村)王尚贤故居,我们看到一片片荒草遮掩的房子,我们陷入了沉思。

潞城市宋村,为纪念牺牲的屯留县渔泽镇寺底村人高登云曾改名登云村,为此村里将当年立的烈士碑,按原样重新竖立在村中繁华地段,我在抄写碑文时,几个小学生与我共同念出那段文字,我感觉我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长子县南沟河村,为纪念烈士连金熬,曾改名金熬村。我专门去看了烈士牺牲的房子,那是村里一个较高的地带,至今房子仍然呈现70多年前的样子,村里的干部说:“保持原样,让后人知道,这里有我们的英雄。”并给我提供了已80多岁、居住在长治的一位老人的线索,我专门找到了这位身体还硬朗的老大娘,听说我要了解连金熬的事迹,她讲着讲着情不自禁地给我唱起了以当地内容为主的长子小调:“花晚孩,真正坏,狼心狗肺把人害,1942年,晚孩开小差,跑到寄氏县,民兵把他抓回来”,并给我补上了其他资料上没有记载的烈士追悼会上汉奸家属穿孝服的细节。今年,村民专门给我发来照片,邀请我去看看村里新建的烈士亭。

去年我专门去忻州市定襄县寻访偏僻的继成村,那天,天下着小雨,当地朋友专门开吉普车走了几十里的山路,找到村子时,村民说:“烈士有灵,知道你要寻访,也落了眼泪。”我若有所思,为自己做的事备感自豪。

我去代县,别人争着去看雁门关。我找到烈士陵园看门人时,老人感慨:“只有清明和有组织的活动,人们才来,你专门从千里之外来拜访烈士,真不容易啊。”他领着我,给我讲那些烈士的英雄壮举,我也得以看到烈士的遗物。

在沁水县海江村,在祁县生茂村,在代县高凡村,我走了十几里崎岖不平的山路,找到了烈士牺牲的地方。

昔阳县有仁村,我从无路的土墙上,攀着灌木下到立有五米高的烈士石碑的村边门楼上。仔细抄下烈士碑文,在昔阳县三烈村,那天一片雾茫茫的山村里,村口门洞上“三烈村”几个红色的大字依然清晰,仿佛告诉人们这里是烈士的家乡。

图为:烈士遗迹

一次次心灵震撼

这些抗日烈士,许多人牺牲时只有20岁左右,涉及军、政、民兵等多个方面,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红色村名,许多资料网上没有,可能是这些红色村名不是热词,上网传资料的也不多。今年清明节,我通过个人微信,把这些烈士村名的文章照相发出,意图纪念烈士,引来上百条的点赞和留言。

一幕幕感人的事迹,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在沁源县,李学孟为乡亲们免遭残害,他走出窑洞,被鬼子押回了城关。他虽遭严刑毒打,威武不屈,敌人最后将他鼻子、耳朵穿上铁丝,身体用铡刀铡成三截,喂了狼狗。阳泉村改名为学孟村。

平遥县段村镇张法中,20多个敌人冲过来时,他因负伤过重,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沁源县霍登村改名法中村。

沁源县赵正中,敌人把他关押起来,强令挖好土坑,推入坑内,土埋至半截,赵正中依然高呼口号,敌人恼怒至极,举起镢头将其砸死。作坪村改名正中村。

武乡县王尚元,敌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包围了他,他从地上一跃而起,手抓着枪管,抡起步枪就冲向敌群。枪被砸碎了,他在夺敌人的枪时,身上被敌人捅了七八个窟窿,壮烈牺牲。皮堙村改名为尚元村。

翼城县的第一个共产党员阎紫琴,在北方局党校(驻地左权县麻田)学习,往东南山区转移途中,被敌人包围在十字岭,在突围作战中,与左权将军一起不幸牺牲。翼城县隆化镇沟北村改名紫琴村。

忻州原平市刘子干,几位同志突围后,院内只留下了腿部受伤的刘子干,身上剩下两颗子弹、一颗手榴弹,等到敌人冲上来,他又开了一枪,随即跳入东门南边的大沟,忍着疼痛爬到一个存放梨果的破窑洞里。当伪军和叛徒冲进窑洞后,刘子干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刘子干出生的大莫村改名为子干村。

浮山县,敌人将赵东鲁投入北门内一口枯井里。定襄县河边镇郭继成,憋足最后一口气,将最后一粒子弹射向敌人,毅然投身菜园的水井。

这些烈士中,有的是外地人来到山西,有的是我市烈士牺牲在外地。高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凤和村,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潞城、壶关为国捐躯的祁凤山、吴子和等烈士,当时的高平县民主政府将城北村改名为凤和村。

榆次区颉纥村,女英雄张绍文是河北正定县人,张绍文为掩护群众和区委机关,她先让人通知其他干部带领群众转移,自己把随身携带的文件焚毁后,只身将敌人引至颉纥沟,直至弹尽负伤,跳下山崖。因被醋柳丛挂住,未能摔死,遂落入敌手。被俘后,敌人把她抬到颉纥村,面对威逼利诱,她愤怒斥敌,敌人往她的伤口里撒盐倒醋,百般折磨她,让她交出县委领导名单,她愤怒痛斥,严辞拒绝,宁死不屈,英勇就义。颉纥村曾名绍文村。

太谷县马定夫村。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联合组织“双百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马定夫入选。太行二分区政治部主任,新编第10旅30团政委马定夫组织部队抗击敌人,身先士卒,与敌血战,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我方连续发动了3次冲锋,吃掉了鬼子一个排,占领了山头,掩护群众安全转移。战斗中,他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焦作市有个启心村。在王启心的家乡长治县南泉庄村,干部和老百姓为王启心等牺牲的烈士制作了灵位牌,王启心的灵位牌明显大于其它烈士,竖立在一个房子内,清明节和过年时,老百姓都会去为他们烧香上供,后来,由于房屋拆除,转移到一间破旧房子中,继续祭祀。

我想一直寻找下去,寻访那些烈士的英魂和实地存在的村名,或曾经存在过的村名,这将激励后人,勿忘历史,永记英烈。(来源:上党晚报)

原标题:“红色村名”承载的抗战历史


[编辑:张慧娜]

  相关链接
· 黎岭村地名的传说
· 长治重点对“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清理整治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地名
红色地名:勿忘历史永记英烈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对研究地名文化的我来说,觉得应该写一篇与红色村名有关的文章,一是梳理一下自己几年写红色村名的经历;二是以此纪念抗战胜利,缅怀那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三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作为文明活化石的地名,默默地却又时时开口。

图为:烈士纪念碑

我所写的红色村名,是狭义的,专指烈士或有突出贡献的人,而将原来的村名更改,供后人纪念的村庄名。不包括革命纪念地和战斗遗址。

一片片血火文章

几年前,长治市革命文物收藏协会创办了《红色太行》报纸(每月一期)和刊物(每季一期),我出于对历史文化的爱好,每次都看。会长李志文和总编杨宏伟让我写点儿有关红色文物的文章,我有些犯难,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收藏到解放前的革命文物实物资料,但李会长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你不能写一下你所擅长的红色地名吗?那可能更有意义。”我便从我熟悉的地名入手写作,开始写长治的,慢慢扩展到周围地市,还包括河南焦作、河北邯郸等地。每篇文章千字左右,先介绍村名来历,叙述英雄的出生和事迹,最后点明红色村名的纪念意义,和实物、碑亭等,配以一或两幅图片,或村名照片,或烈士故居,或牺牲场所,或纪念碑亭等。我还在《长治日报》文化版上,刊登过部分文章。

这些红色村名,通过革命文物收藏网和报刊、网站,将烈士的英名传向更远的地方。几年下来,有许多人在微信上、生活中、网络上与我交流。现在我将有关内容编入了即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上党指纹——长治地名纵横谈》一书。现在我搜集的资料很多,发表了“红色村名”38篇,其中长治市九个,三个在沁源县,一个在武乡县,一个在沁县,一个在潞城市,一个在长子县,一个在平顺县,一个在壶关县。有一次,原长治日报社老社长王占禹,看到我的“红色村名”系列文章后,鼓励我说:“到时候可以结集出版,这对下一代更有教育意义。”这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动力。

一段段感人故事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几年来,我寻访烈士资料,踏访烈士遗迹的场景一下子又涌现到了眼前。

我写的第一篇红色村名是平顺县克昌村,因抗日战争时白克昌带领一个班的人参军,为表彰他,当时平顺县人民政府把密峪村改成克昌村。我专门找到了白克昌的女儿白艳春夫妇,他们提供了许多保存的白克昌生前的照片和书籍,使我对白克昌有了更深的了解。文章刊出后,我专门给他们送去报纸,他们连连感谢,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

武乡县尚元村,本来叫皮堙村,村因民兵王尚元牺牲而改名。前年,村民领着我来到村外为烈士立碑的地方,我们踏着荒草,找到半圆的烈士碑,村民为我寻找红色历史的“义举”连连称赞。

在沁县段柳乡尚义村,我走访了村里老干部,了解了村名的由来。老干部绘声绘色地给我讲,王尚贤被日军追捕逃脱不得时,十分惋惜,我们都充满敬意。当说到村子得名时,资料上说王尚贤牺牲后,用保留姓名中一个字的办法改村名,他说:“不一定是这样的,可能还有其他意义”,但随即他又说:“我们宁愿相信村名是为纪念烈士而改的。”在长胜村(当地称塔底村)王尚贤故居,我们看到一片片荒草遮掩的房子,我们陷入了沉思。

潞城市宋村,为纪念牺牲的屯留县渔泽镇寺底村人高登云曾改名登云村,为此村里将当年立的烈士碑,按原样重新竖立在村中繁华地段,我在抄写碑文时,几个小学生与我共同念出那段文字,我感觉我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长子县南沟河村,为纪念烈士连金熬,曾改名金熬村。我专门去看了烈士牺牲的房子,那是村里一个较高的地带,至今房子仍然呈现70多年前的样子,村里的干部说:“保持原样,让后人知道,这里有我们的英雄。”并给我提供了已80多岁、居住在长治的一位老人的线索,我专门找到了这位身体还硬朗的老大娘,听说我要了解连金熬的事迹,她讲着讲着情不自禁地给我唱起了以当地内容为主的长子小调:“花晚孩,真正坏,狼心狗肺把人害,1942年,晚孩开小差,跑到寄氏县,民兵把他抓回来”,并给我补上了其他资料上没有记载的烈士追悼会上汉奸家属穿孝服的细节。今年,村民专门给我发来照片,邀请我去看看村里新建的烈士亭。

去年我专门去忻州市定襄县寻访偏僻的继成村,那天,天下着小雨,当地朋友专门开吉普车走了几十里的山路,找到村子时,村民说:“烈士有灵,知道你要寻访,也落了眼泪。”我若有所思,为自己做的事备感自豪。

我去代县,别人争着去看雁门关。我找到烈士陵园看门人时,老人感慨:“只有清明和有组织的活动,人们才来,你专门从千里之外来拜访烈士,真不容易啊。”他领着我,给我讲那些烈士的英雄壮举,我也得以看到烈士的遗物。

在沁水县海江村,在祁县生茂村,在代县高凡村,我走了十几里崎岖不平的山路,找到了烈士牺牲的地方。

昔阳县有仁村,我从无路的土墙上,攀着灌木下到立有五米高的烈士石碑的村边门楼上。仔细抄下烈士碑文,在昔阳县三烈村,那天一片雾茫茫的山村里,村口门洞上“三烈村”几个红色的大字依然清晰,仿佛告诉人们这里是烈士的家乡。

图为:烈士遗迹

一次次心灵震撼

这些抗日烈士,许多人牺牲时只有20岁左右,涉及军、政、民兵等多个方面,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红色村名,许多资料网上没有,可能是这些红色村名不是热词,上网传资料的也不多。今年清明节,我通过个人微信,把这些烈士村名的文章照相发出,意图纪念烈士,引来上百条的点赞和留言。

一幕幕感人的事迹,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在沁源县,李学孟为乡亲们免遭残害,他走出窑洞,被鬼子押回了城关。他虽遭严刑毒打,威武不屈,敌人最后将他鼻子、耳朵穿上铁丝,身体用铡刀铡成三截,喂了狼狗。阳泉村改名为学孟村。

平遥县段村镇张法中,20多个敌人冲过来时,他因负伤过重,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沁源县霍登村改名法中村。

沁源县赵正中,敌人把他关押起来,强令挖好土坑,推入坑内,土埋至半截,赵正中依然高呼口号,敌人恼怒至极,举起镢头将其砸死。作坪村改名正中村。

武乡县王尚元,敌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包围了他,他从地上一跃而起,手抓着枪管,抡起步枪就冲向敌群。枪被砸碎了,他在夺敌人的枪时,身上被敌人捅了七八个窟窿,壮烈牺牲。皮堙村改名为尚元村。

翼城县的第一个共产党员阎紫琴,在北方局党校(驻地左权县麻田)学习,往东南山区转移途中,被敌人包围在十字岭,在突围作战中,与左权将军一起不幸牺牲。翼城县隆化镇沟北村改名紫琴村。

忻州原平市刘子干,几位同志突围后,院内只留下了腿部受伤的刘子干,身上剩下两颗子弹、一颗手榴弹,等到敌人冲上来,他又开了一枪,随即跳入东门南边的大沟,忍着疼痛爬到一个存放梨果的破窑洞里。当伪军和叛徒冲进窑洞后,刘子干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刘子干出生的大莫村改名为子干村。

浮山县,敌人将赵东鲁投入北门内一口枯井里。定襄县河边镇郭继成,憋足最后一口气,将最后一粒子弹射向敌人,毅然投身菜园的水井。

这些烈士中,有的是外地人来到山西,有的是我市烈士牺牲在外地。高平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凤和村,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潞城、壶关为国捐躯的祁凤山、吴子和等烈士,当时的高平县民主政府将城北村改名为凤和村。

榆次区颉纥村,女英雄张绍文是河北正定县人,张绍文为掩护群众和区委机关,她先让人通知其他干部带领群众转移,自己把随身携带的文件焚毁后,只身将敌人引至颉纥沟,直至弹尽负伤,跳下山崖。因被醋柳丛挂住,未能摔死,遂落入敌手。被俘后,敌人把她抬到颉纥村,面对威逼利诱,她愤怒斥敌,敌人往她的伤口里撒盐倒醋,百般折磨她,让她交出县委领导名单,她愤怒痛斥,严辞拒绝,宁死不屈,英勇就义。颉纥村曾名绍文村。

太谷县马定夫村。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联合组织“双百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马定夫入选。太行二分区政治部主任,新编第10旅30团政委马定夫组织部队抗击敌人,身先士卒,与敌血战,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我方连续发动了3次冲锋,吃掉了鬼子一个排,占领了山头,掩护群众安全转移。战斗中,他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焦作市有个启心村。在王启心的家乡长治县南泉庄村,干部和老百姓为王启心等牺牲的烈士制作了灵位牌,王启心的灵位牌明显大于其它烈士,竖立在一个房子内,清明节和过年时,老百姓都会去为他们烧香上供,后来,由于房屋拆除,转移到一间破旧房子中,继续祭祀。

我想一直寻找下去,寻访那些烈士的英魂和实地存在的村名,或曾经存在过的村名,这将激励后人,勿忘历史,永记英烈。(来源:上党晚报)

原标题:“红色村名”承载的抗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