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豆口村二月二庙会:凭“五绝”千年不衰享誉百里
发布时间: 2019-03-11   |  来源: 上党晚报
 
分享到:

二月二,俗称青龙节,其源渊,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关。惊蛰过后,阳气上升,土地复苏,草木发芽,虫生鸟鸣,电闪雷惊。所以,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太行山深处、浊漳河畔、晋冀豫三省交界,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国家列入保护名录的中国传统古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口村,每年农历二月二都要举行传统的“二月二庙会”,办社火,唱古戏,敬神灵,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据说,豆口村二月二古庙会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方圆百里都享有盛誉。庙会期间,戏班名角应邀而至,商贩货郎不请自来,本村艺人争相献艺,吸引了漳河两岸,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带的百姓携老带幼,云集这里,豆口村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百里水乡、三省交界第一会”之说。

豆口村二月二庙会,能够千年不衰,享誉百里,人说它有“五绝”,即有五大特色。

图为:豆口庙会骑竹马表演

第一绝:戏台搭得绝

心灵手巧的豆口民间艺人可以把戏台搭得绚丽多彩、巧夺天工、独具一格。旧日里,贫穷的豆口百姓,为了办好庙会,搭好戏台,请来戏班名角,从正月初六就开始,赶着牲口,带着干粮,兵分三路,东到河南省任村、林州、漳德府,北到河北省涉县,西到潞城清口、微子镇、潞安府,为二月二戏台搭建外出借布匹。好心的外村、外县、外省人家,见到豆口的借布人上门,没有一家因为有布而不借的,一来他们认为借给豆口二月二庙会用布是件很体面的事,二来还可以得到龙王爷、土地爷等神灵的保护。过了正月十五,豆口村几十名能工巧匠就开始为搭戏台忙活了。到了二月二前夕,一座精美、绚丽、令人叫绝的戏台就呈现在赶会百姓的面前。戏台一高两低,飞檐斗拱,朱栏、平台、房坡屋脊、吞脊兽、跑坡兽等样样俱全,屋脊正中还高耸宝瓶一个。前檐正中是月挂楣脑、二龙戏珠,左右两边有喜鹊戏梅、玩猴吃桃、松鼠偷葡萄等,空白处还将瓷盘、瓷碟、方圆镜点缀其间。整个戏台框架全部用布匹纵横编织,所露杆柱还要用黄绿红丝带包裹起来,号称“三节楼”。戏台四角和前檐再挂上古色古香的六面八角玻璃灯,使整个戏台银光闪闪、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图为:豆口庙会跑旱船表演

第二绝:演员唱得绝

豆口村是有名的“戏窝”和“戏剧之乡”。村人不仅爱看戏、能懂戏,还自排戏,自唱戏,排演过的剧目不下数十种,曾出过和人民戏剧家段二淼齐名的著名戏剧艺人、上党落子名角赵雨信。所以,凡是到豆口写戏的剧团,一方面感到前往豆口二月二庙会唱戏是一种荣耀,一方面又感到是一种压力,非常谨慎。特别是到了村里看到那精美绝伦的戏台,无不卖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把戏唱好。据说,戏班艺人到了豆口唱戏,不仅要唱好戏,还要在唱戏前向该村的土地爷跪拜。传说,晚清时,有一年二月二庙会,到豆口唱戏的一个戏班,因上一个台口较远,他们步行一天到达离豆口二十多里地的阳高村漳河河滩时,天色已晚,加之带着戏箱装备,大家又饥又渴,精神疲惫,怎么也走不动了。这时,只见一位白发老翁,手持一盏明亮的灯笼,走近他们说,“请跟我来”。戏班人员顿时觉得身体轻松,走起路来也感到轻飘飘的,不知不觉就到了豆口庙会场地。戏班人员还未来得及向老人道谢,他却一声不吭进了土地庙。戏班人见老人好久没有出来,进去找时,哪有人影,只有一尊白发苍苍、笑容可掬的土地爷,原来是土地老爷显灵,于是大家赶快烧香跪拜,并形成惯例。这就是豆口村有名的“土地爷神灯引戏班”传说故事。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戏台上演员唱得情真意切,招招见功底;戏台下群众看得如痴如醉,时时融戏里。台上台下一台戏,成为了豆口二月二庙会上的又一绝。

第三绝:社火闹得绝

豆口二月二古庙会,不仅要搭台唱戏,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闹社火。可能在别的村,要村民登台表演是件困难的事,可在豆口村,群众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上至古稀老人,下到丫头小子,不分男女,都非常热心参与村里的各种表演活动,并且不计报酬,不怕饥饿苦累,仿佛上台吼那么一嗓子,伸两下拳脚,就什么都有了。所以,古老的豆口才留下了那么多的传统民俗文化节目。扭秧歌、踩高跷、弄拳术、骑竹马、跑旱船、耍龙灯、拴高台等数十种民间文艺节目,都要在二月二庙会上表演。特别是独具特色、惊险刺激的拴高台节目,更是引人入胜。挑选出来的十多名长相俊秀、大胆的六七岁男童女娃,经过梳妆打扮后,固定在社火铁架上,架分三层,高约四到五米,并且各有名堂,分别叫“燕王扫碑”、“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等。在二月二这天上午,由身强力壮的年轻后生抬着,旗伞簇拥,八音会吹奏,拳家伙敲击,先在村里的街道绕行一圈,然后再集中到庙会场地戏台前进行表演。不少赶会的百姓,不远百里前来赶会,就是为了观看豆口艺人的拴高台表演。豆口村的“拴高台”、与平顺北社的“四景车”、潞安城的“扛妆”,并称为上党民间社火高台表演“三绝活”。

第四绝:民风纯得绝

豆口村不仅民俗独特,而且民风纯朴,村民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在二月二庙会上便可以看的出来,这也是庙会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过去,特别是在旧社会,村民家家生活不富裕,甚至生活在贫困线上,但到了二月二前夕,人们还是纷纷出村叫亲戚邀朋友,请其他村的人前来瞧戏赶会。这时,家家都会支上大铁锅,等待亲戚朋友的到来。记得小时候,笔者每年都要在村里唱戏时,和父亲一道到别村去请亲戚,庙会开始后家里的三盘大土坑晚上就挤满了来瞧戏的人。对那些既没有亲戚又没有钱的穷苦赶会人,不管认识不认识,豆口百姓都要热情地把他们叫到家里,捞饭面叶就柿疙瘩(谷糠面与软柿子蒸的窝窝),管吃管饱。并且碗用的是粗瓷大海碗,饭盛得要对面看不见脸;疙瘩蒸的比大不比个,吃一个就要吃得饱,两个绝对吃不了,这才叫待客。并且不论唱什么戏,绝不买门票,尽管看个心满意足。而就是临近的一个村,文革期间唱戏还要卖票,并有民兵小分队成员来把门呢。对那些前来赶会的小商贩、卖货郎也是宽容相待,不仅不要一分钱,还要无偿提供凳子、椅子、桌子什么的。所以三省之地的商贩到二月二庙会时,便会云集豆口,这边支布篷,那边摆地摊,这厢卖铁器,那厢卖古董,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把个古会闹得热闹非凡,经久不衰。

第五绝:村落建得绝

豆口村坐落在“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里,一面靠山,三面临水,漳河水绕村而过,“横漳水而带行山,枕龙门而控凤壁”。整体的地形为“金龟探水”,村子就建在这个龟头上。东、西、南、北五券(南有二券,券即类似于城门的石砌通道),如古堡一般,将村落包围。木构木建、砖墙砖地、石雕石刻的民居屋院,院套院,院连院,院挨院,院对院,依势而造,蜿蜒而居。迷宫一般青石铺砌的弯弯曲曲街巷,类似道家的“八卦图”案。二十多处寺、庙、道、径、关,将村子装点得厚重而人文。壮观的圣源王庙,山西唯一祭祀隋末草莽英雄窦建德的夏王庙,元代建筑观音堂,绝壁悬崖之上、四面环山、卧风藏气的水峪寺等等,无不显示着这个古村落的神奇与绝妙,幽、古、巧、胜、险、趣、绝,信手拈来的词似乎都与它有关。因此,二月二的庙会,能引来十里八乡、三省之地的人们前来赶会看热闹,其中不少是借龙抬头这个黄道吉日,前来烧香拜佛、祈求心愿的善男信女,更有前来豆口转八卦街求吉祥事、一睹绝妙建筑的各路人马。

古老的豆口,古老的庙会,千年岁月的流逝,现代文明的冲击,尽管其受到了一些甚至是巨大的影响,并且一些传统的东西已经风光不再。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豆口列入国家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随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恢复,相信这个千年古会会再绽放灿烂的光芒。(来源:上党晚报 岳树民)

原标题:山乡古村落千年古民俗——神奇古老的豆口二月二庙会


[编辑:邢璐霞]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电话:0355-2113499    投稿邮箱:jz9909 @ 163.com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060018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晋公网安备14010602060069
黄河新闻网 > 长治频道 >  民俗
平顺豆口村二月二庙会:凭“五绝”千年不衰享誉百里

二月二,俗称青龙节,其源渊,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有关。惊蛰过后,阳气上升,土地复苏,草木发芽,虫生鸟鸣,电闪雷惊。所以,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太行山深处、浊漳河畔、晋冀豫三省交界,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也是国家列入保护名录的中国传统古村落:平顺县石城镇豆口村,每年农历二月二都要举行传统的“二月二庙会”,办社火,唱古戏,敬神灵,祈求平安吉祥,五谷丰登。

据说,豆口村二月二古庙会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方圆百里都享有盛誉。庙会期间,戏班名角应邀而至,商贩货郎不请自来,本村艺人争相献艺,吸引了漳河两岸,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带的百姓携老带幼,云集这里,豆口村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百里水乡、三省交界第一会”之说。

豆口村二月二庙会,能够千年不衰,享誉百里,人说它有“五绝”,即有五大特色。

图为:豆口庙会骑竹马表演

第一绝:戏台搭得绝

心灵手巧的豆口民间艺人可以把戏台搭得绚丽多彩、巧夺天工、独具一格。旧日里,贫穷的豆口百姓,为了办好庙会,搭好戏台,请来戏班名角,从正月初六就开始,赶着牲口,带着干粮,兵分三路,东到河南省任村、林州、漳德府,北到河北省涉县,西到潞城清口、微子镇、潞安府,为二月二戏台搭建外出借布匹。好心的外村、外县、外省人家,见到豆口的借布人上门,没有一家因为有布而不借的,一来他们认为借给豆口二月二庙会用布是件很体面的事,二来还可以得到龙王爷、土地爷等神灵的保护。过了正月十五,豆口村几十名能工巧匠就开始为搭戏台忙活了。到了二月二前夕,一座精美、绚丽、令人叫绝的戏台就呈现在赶会百姓的面前。戏台一高两低,飞檐斗拱,朱栏、平台、房坡屋脊、吞脊兽、跑坡兽等样样俱全,屋脊正中还高耸宝瓶一个。前檐正中是月挂楣脑、二龙戏珠,左右两边有喜鹊戏梅、玩猴吃桃、松鼠偷葡萄等,空白处还将瓷盘、瓷碟、方圆镜点缀其间。整个戏台框架全部用布匹纵横编织,所露杆柱还要用黄绿红丝带包裹起来,号称“三节楼”。戏台四角和前檐再挂上古色古香的六面八角玻璃灯,使整个戏台银光闪闪、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图为:豆口庙会跑旱船表演

第二绝:演员唱得绝

豆口村是有名的“戏窝”和“戏剧之乡”。村人不仅爱看戏、能懂戏,还自排戏,自唱戏,排演过的剧目不下数十种,曾出过和人民戏剧家段二淼齐名的著名戏剧艺人、上党落子名角赵雨信。所以,凡是到豆口写戏的剧团,一方面感到前往豆口二月二庙会唱戏是一种荣耀,一方面又感到是一种压力,非常谨慎。特别是到了村里看到那精美绝伦的戏台,无不卖力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把戏唱好。据说,戏班艺人到了豆口唱戏,不仅要唱好戏,还要在唱戏前向该村的土地爷跪拜。传说,晚清时,有一年二月二庙会,到豆口唱戏的一个戏班,因上一个台口较远,他们步行一天到达离豆口二十多里地的阳高村漳河河滩时,天色已晚,加之带着戏箱装备,大家又饥又渴,精神疲惫,怎么也走不动了。这时,只见一位白发老翁,手持一盏明亮的灯笼,走近他们说,“请跟我来”。戏班人员顿时觉得身体轻松,走起路来也感到轻飘飘的,不知不觉就到了豆口庙会场地。戏班人员还未来得及向老人道谢,他却一声不吭进了土地庙。戏班人见老人好久没有出来,进去找时,哪有人影,只有一尊白发苍苍、笑容可掬的土地爷,原来是土地老爷显灵,于是大家赶快烧香跪拜,并形成惯例。这就是豆口村有名的“土地爷神灯引戏班”传说故事。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戏台上演员唱得情真意切,招招见功底;戏台下群众看得如痴如醉,时时融戏里。台上台下一台戏,成为了豆口二月二庙会上的又一绝。

第三绝:社火闹得绝

豆口二月二古庙会,不仅要搭台唱戏,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闹社火。可能在别的村,要村民登台表演是件困难的事,可在豆口村,群众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上至古稀老人,下到丫头小子,不分男女,都非常热心参与村里的各种表演活动,并且不计报酬,不怕饥饿苦累,仿佛上台吼那么一嗓子,伸两下拳脚,就什么都有了。所以,古老的豆口才留下了那么多的传统民俗文化节目。扭秧歌、踩高跷、弄拳术、骑竹马、跑旱船、耍龙灯、拴高台等数十种民间文艺节目,都要在二月二庙会上表演。特别是独具特色、惊险刺激的拴高台节目,更是引人入胜。挑选出来的十多名长相俊秀、大胆的六七岁男童女娃,经过梳妆打扮后,固定在社火铁架上,架分三层,高约四到五米,并且各有名堂,分别叫“燕王扫碑”、“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等。在二月二这天上午,由身强力壮的年轻后生抬着,旗伞簇拥,八音会吹奏,拳家伙敲击,先在村里的街道绕行一圈,然后再集中到庙会场地戏台前进行表演。不少赶会的百姓,不远百里前来赶会,就是为了观看豆口艺人的拴高台表演。豆口村的“拴高台”、与平顺北社的“四景车”、潞安城的“扛妆”,并称为上党民间社火高台表演“三绝活”。

第四绝:民风纯得绝

豆口村不仅民俗独特,而且民风纯朴,村民热情好客,待人诚恳,在二月二庙会上便可以看的出来,这也是庙会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过去,特别是在旧社会,村民家家生活不富裕,甚至生活在贫困线上,但到了二月二前夕,人们还是纷纷出村叫亲戚邀朋友,请其他村的人前来瞧戏赶会。这时,家家都会支上大铁锅,等待亲戚朋友的到来。记得小时候,笔者每年都要在村里唱戏时,和父亲一道到别村去请亲戚,庙会开始后家里的三盘大土坑晚上就挤满了来瞧戏的人。对那些既没有亲戚又没有钱的穷苦赶会人,不管认识不认识,豆口百姓都要热情地把他们叫到家里,捞饭面叶就柿疙瘩(谷糠面与软柿子蒸的窝窝),管吃管饱。并且碗用的是粗瓷大海碗,饭盛得要对面看不见脸;疙瘩蒸的比大不比个,吃一个就要吃得饱,两个绝对吃不了,这才叫待客。并且不论唱什么戏,绝不买门票,尽管看个心满意足。而就是临近的一个村,文革期间唱戏还要卖票,并有民兵小分队成员来把门呢。对那些前来赶会的小商贩、卖货郎也是宽容相待,不仅不要一分钱,还要无偿提供凳子、椅子、桌子什么的。所以三省之地的商贩到二月二庙会时,便会云集豆口,这边支布篷,那边摆地摊,这厢卖铁器,那厢卖古董,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把个古会闹得热闹非凡,经久不衰。

第五绝:村落建得绝

豆口村坐落在“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里,一面靠山,三面临水,漳河水绕村而过,“横漳水而带行山,枕龙门而控凤壁”。整体的地形为“金龟探水”,村子就建在这个龟头上。东、西、南、北五券(南有二券,券即类似于城门的石砌通道),如古堡一般,将村落包围。木构木建、砖墙砖地、石雕石刻的民居屋院,院套院,院连院,院挨院,院对院,依势而造,蜿蜒而居。迷宫一般青石铺砌的弯弯曲曲街巷,类似道家的“八卦图”案。二十多处寺、庙、道、径、关,将村子装点得厚重而人文。壮观的圣源王庙,山西唯一祭祀隋末草莽英雄窦建德的夏王庙,元代建筑观音堂,绝壁悬崖之上、四面环山、卧风藏气的水峪寺等等,无不显示着这个古村落的神奇与绝妙,幽、古、巧、胜、险、趣、绝,信手拈来的词似乎都与它有关。因此,二月二的庙会,能引来十里八乡、三省之地的人们前来赶会看热闹,其中不少是借龙抬头这个黄道吉日,前来烧香拜佛、祈求心愿的善男信女,更有前来豆口转八卦街求吉祥事、一睹绝妙建筑的各路人马。

古老的豆口,古老的庙会,千年岁月的流逝,现代文明的冲击,尽管其受到了一些甚至是巨大的影响,并且一些传统的东西已经风光不再。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豆口列入国家传统古村落保护名录,随着传统民俗文化的挖掘恢复,相信这个千年古会会再绽放灿烂的光芒。(来源:上党晚报 岳树民)

原标题:山乡古村落千年古民俗——神奇古老的豆口二月二庙会